第231章 231别抬头,是朕啊
朱元璋对于亲情是十分看重的,主要得意于他幼年时悲惨的经历。
而且对于子孙的性命很是看重,尽管他后期放养的儿子们有拟人事情发生,那也多是写信呵斥,连打都不打一顿,最严重的惩罚就是给他们上一个恶谥。
等朱元璋死了,代王岁数大了还带着几个不肖子,窄衣秃帽,游行市中,袖中藏着锤斧,看谁不顺眼给谁一斧子,干些犯法害理的勾当。
伊王封在洛阳,年少失教,喜欢使棒弄刀,不肯待在宫里,成天挟弹露剑,怒马驰逐郊外,百姓逃避不及的被其亲手斫击,毫无顾忌。
他又喜欢把平民男女剥得精光,看着人家的窘样,高兴的发笑。
当然了,这些人的行径,皇帝也多是下旨训斥一番,下狱是不可能的。
只要朝廷回收宝钞,不单方面的搞剥削,那价值就能稳住一点。
王布犁站在人群后面,倒是蓝玉凑了上来,压低声音:
“军师哎,你果然如同锥子一般,到哪里都能露出锋芒来。”
李景隆笑了两声之后又闭嘴,他其实对于自家爷爷的看面相的说此一丁点都不相信。
朱元璋切下一小块之后,尝了尝,连连点头,说着好吃。
反正以前李贞都没看出来他这个小舅子有帝王之象。
老当益壮的朱元璋今后的子女数量还会继续增加的。
郑国公常茂尤为不忿,他尤其是对太子竟然能容忍外人坐在属于他的位置,更加的生气!
最重要的是给王布犁如此大的脸面,更是叫他死心塌地的忠于大明。
这不显得皇帝的面像,异于常人嘛!
自古以来皇帝长的怪,可是常识。
他索性就下了马,慢慢溜达。
倒是李贞瞧着王布犁的面相笑道:“这小子倒是长得不赖嘞,秀儿是个有福气的。”
公主也就少生点,算作生五个孩子吧。
虽然儿子与女儿的待遇有着极大的差距。
“无妨,咱年轻时候的寿诞连饭都吃不上。
第十二女是郭惠妃今年三月生的,还在怀里抱着呢。
这位新驸马出手可一丁点都不阔绰啊!
王布犁背着布包,熟门熟路的奔着马皇后的宫殿去。
马车、轿子、马匹在外一溜排开。
待到王布犁露面之后,各处打量的眼光全都射过来。
顺着蓝玉的目光,王布犁望过去:“我不认识他啊。”
千秋万代这个词,从王布犁嘴里说出来,朱元璋都不相信。
“朕乃天子,之所以想要与你提前说,就是想要听你劝,你不劝咱,倒是让咱大失所望。”
“嗨,总是这般引人注目做什么?”李祺连忙宽慰自己这个有些争强好胜的媳妇:
当初王布犁通过自家媳妇悄悄打听过朱元璋的长相,然后就怀疑过郭主事是朱元璋假扮的。
“哦?”王布犁也放下手中的筷子:“今日乃是岳父的寿诞,小婿也不好说些什么不妥的话。”
到底是谁走漏了消息?
他凭什么学我啊!
可蓝玉也没反驳,等常茂惹出祸患来,自然是由他亲外甥常升上位继承爵位。
皇帝是不希望听到别人说他老的这个词,尤其是到了一定的岁数。
“晓得了,我就混在人群当中随大流,到时候画像也是让他闭嘴,尽量不交流。”
如此才能让皇家的人都能吃到一点。
说实在的,他又不是自己姐姐所生,故而蓝玉也看不上常茂这个庶长子。
这句话倒是惹得许多人认同。
凡皇族出身,由礼部命名,成人后由皇家主婚,一生的生活到死后的丧葬全由官府负担。
就算是小侄子一开始的爱吃狂吃,可总吃也是有点遭不住,现在开始扭头不愿意吃了。
众人都围上前去,瞧着那新鲜玩意。
那个时候,常遇春死了那么多年,连太子都挂了,朱元璋也懒得念旧了。
郭惠妃是郭子兴的女儿,马皇后的义妹,相对而言还是颇为受宠的。
然后待到岳父的不到七百个孙儿孙女继续生孩子。
再加上他爹李善长几次三番的叮嘱他,作为大姐夫一定要有包容的心,莫要与自己的连襟主动作对啥的。
当然不可避免,常升也死在了蓝玉的牵连案件里。
一个恨不得天天不休息,一个劲工作的皇帝,怎么可能有闲情逸致去暗中调查知县是不是专心干活?
“儿臣王布犁,见过母后。”
“我其实挺羡慕二弟这股子火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