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越到洪武后期,王布犁觉得自己的安全感越不够。
那个时候,他最信任的马皇后以及儿子朱标都挂了。
天底下没有人能够劝得住他。
一个老皇帝为了孙儿继位太平些,不惜拿起屠刀那可太常见了。
高压之下,王布犁生怕自己走到行九十半百里的境地,那可就全都白谋划了。
其实对于成功活到朱棣登基这件事,王布犁一直都有代入感。
不就是相当于当上三十年房奴,再此好好工作,还得时刻担心自己被裁了,然后还不上贷款,最后人财两失,连媳妇都跑了那种吗?
“你知道的,我作为典史,看见勋贵家里奴仆死了的事,是很常见的。”
王布犁放下手中的马鞭:“我也略微知晓尸检,他们是不是病死的,我都能瞧出来。
有时候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真要闹大了,反倒会让人难做。”
勋贵都是有法律特权的,王布犁如今也在这个特权里面,他不可能明面上“背叛”自己的阶级。
“你说有道理。”朱棣连连颔首:
“其实我对于开海这件事,还是支持的,最好杀到倭国去,宰了那些霍乱的倭寇。”
“嗯,你到了北平之后,距离倭国也近些,蒙古人东征倭国,大概就是那条航道吧。”
王布犁侧头看了他一眼:“你有没有兴趣马踏倭国啊?”
“当然了。”朱棣说道这里毫不掩饰自己的雄心壮志:
“我干掉北元之后,就要灭掉倭国,如此一来,元朝办不到的事,我大明能做到,那就更能向天下昭示,天下合该我老朱家夺得。”
“嗯哼。”
王布犁轻微颔首,等老朱死了,到时候带你这个小老弟去日本挖金银矿。
李景隆连忙追问道:“王布犁,你说的倒是让人心动,可是开海这件事,怕是轻易提不得,陛下不一定会允许,你准备咋办?”
“等呗,等一个合适的机会。”
王布犁也不知道这个时机是在哪里,但是他清楚的知道,朱元璋对于禁海的政策会越来越紧。
当然了,对于目前的大明国策是极为有利的一面,可长久下去,便不适应大明的国策了。
年轻人聚在一起吹吹牛逼,说说自己将来干啥干啥,那可太正常了。
在村子外面吹了会,他们便打道回府。
王布犁还要去工地视察一圈,去寻些好手工匠,询问他们是否愿意举家搬迁到永安村来。
将来制造一些工具,王布犁可没想着要先传给外人,维护好自己这个小团体的利益,还是蛮重要的。
说出的话和做出的事,有时候前后矛盾,那可太正常了。
王布犁去工地询问几个手艺好的工匠,跟他们诉说了原委。
等王布犁说道一半,他们就全都愿意了。
因为给王布犁干活,今后就不用给朝廷服徭役了。
如此好的事,简直就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现在驸马爷还好声好语的同他们商量,简直是把这几个人惊喜的说不出别的话来。
这不是把他们拯救于水火之中,又是做什么呢?
“驸马爷,没说的,今后我这条命就是你的。”
“老赵,我要你命做什么?”王布犁翻了个白眼:
“我要你给我干活,别整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死出,搞得我像是要干什么谋逆之事一样,传出去让天子怎么看我?
我再重申一遍,我找你们就是看你们手艺好,为人又踏实肯干,不是那种油滑之人,我才愿意给你们机会。”
“是,是,是。”
“全都听驸马爷的。”
“嗯,待到这几日收尾工作完成,我会给你们单独开条子,叫你们先给自己盖房子,然后等着冬天来临之前,全家搬过来。”
“啊?”老赵不可置信的询问:“盖房子?”
“对,盖新房子。”王布犁很是理所当然的道:
“你们全家搬过去,难不成要住在草堆里,传出去让人笑话,老子丢不起这人。”
几个工匠对王布犁如此豪气冲天的话给惊到了。
跟着驸马爷一天吃三顿那简直是小事,全家住上新房子,那可是大事。
“行了,此事勿要外传,我还要去其余几个工地挑选一些好手呢。”
王布犁站起身来便直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