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位于南门二系统中的红矮星,也就是比邻星系的宜居带内。
按照当初天文学家的推测,如果这颗行星的大气层条件与组成成分合适,就可以让行星表面拥有液态水存在。
而液态水则是生命的摇篮,有了水,就有可能适宜人类居住。
还有一个方面比较关键,比邻星系的恒星是一颗质量只有太阳约十分之一的红矮星。
它的寿命可以达到3万亿至4万亿年,是太阳预估寿命极限也就是100亿年的300到400倍。
如果条件真得合适,那么比邻星b很可能会成为第二颗地球。
但有一个问题,因为比邻星b距离母恒星够近,因此可能被潮汐锁定,即行星的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互相同步的现象。
这也就意味着比邻星b的一面会一直对着母恒星,而另一面则一直处于黑暗之中。
这也就意味着面对恒星的一面永远都是白天,而且温度会比较高。
而背对恒星的一面永远都是晚上,温度会很低。
而在这两个极端的环境之间,也就是晨昏圈则可能是最为宜居的地区。
那里的温度可能在零摄氏度左右,非常适合液态水的存在。
不过目前比邻星b的轨道离心率并未确定,只是知道它小于0.35,但有可能足以产生像水星那样3:2的轨道共振。
欧洲南方天文台曾经预测说,如果这样的话,比邻星b上的气候环境会更加温和,平均温度接近地球。
另外,如果该行星的大气层足够浓厚,面向恒星一面的热量就能传导到背离恒星的一面,行星表面适居的部分就会更大。
当然,这些数据都只是科学的分析和推测,等官方的殖民飞船抵达比邻星b后,很快发现了之前远距离观测所无法观测到的细节,令人细思极恐怖的细节!
“先生,上面发来了紧急通讯,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