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在大秦学馆内,聚集了不少的士子与百姓。
李斯也提前到场,在学馆上座静静坐着。
在李斯旁,则是叔孙通等等士子。
以孔鲋为首的一派,静坐李斯对面。
孔鲋微眯着的眼睛,静静等候着。
百姓叽叽喳喳,对于面前的这阵势,感到无比的好奇。
聚集的士子们为百姓解答道,这是与孔鲋的辩论。
至于辩论内容便是,秦法是否值得作为大秦学馆的必修课。
百姓见静的出奇,出声询问道,“为何还没开始?”
士子们为百姓解释道,“太子殿下还没来!”
“太子殿下,是站哪一派?”百姓们纷纷向着士子们询问道。
赵胜在咸阳百姓们的心中,所占的位置,只差始皇帝。
“丞相李斯一派的法家!”
“太子仁厚,没有皇权施压,反而让学术问题在辩论上得到妥善解决。”
百姓们与士子更是对太子赵胜无比钦佩。
“是太子殿下来了!”
随着声音响起。
赵胜策马的身影出现在众人的视线当中。
不少人的目光落在赵胜的身上。
只见,赵胜缓缓步入学馆,并坐到了上座。
李斯与赵胜微微作辑示意。
在场的士子们与儒生纷纷起身向着赵胜施礼。
赵胜摆了摆手,示意坐下。
赵胜点了点头,并向学馆众人朗声道,“开始吧!”
一声令下。
叔孙通率先起身发问,“秦法森严,百姓知法,才会敬法,不会知法犯法,学馆内更应当将秦法作为必修课!”
“非也!”在叔孙通刚提出此话时,就有鲁地儒生起身反驳。
孔鲋在旁,鲁地儒生纷纷大胆直言,“请问置办学馆的目的是为何?”
“自然是教孩童识字,学习秦法,为大秦培育人才,营造人人如龙的盛世!”淳于越也是说道。
至于孩童后续想要学习什么手艺,可全凭自己,至于学习什么学派的知识,可去骊山的大秦学府继续深造。
在这时,孔鲋开口了,“学府应当是为民传播知识,为何非要学法家不可?”
孔鲋将秦法以法家代之,目的只是为了延伸为两个学派的争辩。
“大秦百姓让孩童来学馆学习,是为何?”赵胜向着孔鲋反问道。
太子这猝不及防的一问,孔鲋顿了顿后道,“自然是为了让孩童学习知识!”
“非也,百姓自然是为了望子成龙,是为了能改变祖上三辈农耕之基业!”赵胜出声反驳道。
望子成龙,古往今来,亦是如此。
现实中,更是有家长挤破脑袋将孩子往名校送。
难道只是为了学习知识?
是望子成龙,是希望孩子学习到知识大有作为。
孔鲋眼中闪过狡黠,没有半点轻视太子之意,继续出声道,“既然望子成龙,并非强求学习法家!”
赵胜在这时,竟忍不住轻笑一声。
这一幕,让不少鲁地儒生感觉受到了轻视。
这太子不敬儒生。
而赵胜只是感觉听到了一个笑话一般,朗声道,“孔先生,可曾知道科举?秦法便是这必考科目,百姓不学这秦法,恐怕是有再大的本事,也无法科举高中!”
“百姓学秦法,钻研学习,日后高中科举,岂不是妙哉!”
“彩!”百姓们纷纷鼓掌。
方才,就算百姓们这群外门行,也听懂了赵胜话语中的深意,是为了大秦百姓日后考科举而言的啊!
叔孙通听到百姓们的喝彩声,终于明白,赵胜为何要让他提前召集好百姓与士子。
原来是为了搞这么一出。
反而孔鲋为首的鲁地儒生,没有预料到,踏入赵胜所设置的陷阱当中。
叔孙通为首的士子们,纷纷向赵胜投去敬佩的目光。
反观鲁地的儒生,纷纷面露惊慌之色,从脑海中思考,会有什么样的圣人言,可以反驳赵胜。
李斯既然到了现场,自然也不能光坐着,当一个吉祥物。
在这时,李斯起身,向着在场的鲁地儒生道,“人性本恶,因人性有恶,才有法度。天下人生出好利,才有争夺财物,土地,纷争之举。心生贪欲,才有盗贼暴利与杀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