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院里,一大早。
“玉如,来,娘给你缝了个布包,以后装书啥的也方便”,蔡老太把布包往王玉如身上一套,笑得满眼都是褶子。
“哟,外婆,您这布包挺时尚啊”,看着王玉如身上的斜挎包,王晓晓夸道。
“啥叫时尚啊?晓啊,到了城里要听你娘的话,晚上回来外婆给你做红烧肉”,这包还是蔡老太特意跟张婆婆学着缝的。
“好勒外婆,我肯定听话”,牛车晃晃悠悠的上路。
还是王富贵赶车,没办法,母女俩谁也不会赶。
“要不,咱们换辆马车吧”,王晓晓不经意的说到,这夏天坐还好,到了冬天不得被风吹成傻逼吗。
“你看看咱家的情况配吗?”,王玉如白了眼王晓晓。
话说,这翻白眼的习惯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娘,爱情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以后你炼丹养我们全家没问题”。
“你这死孩子”,随即又低声说道:“吴朗行的毒,我有眉目了,如果我猜的不错,应该是蛊毒”。
“嗯,跟我猜的一样,不过还是要见了面才能确定”。
一说起正事王晓晓也严肃了起来,今天去城里不就是为了这事吗。
进了城,三人直奔早餐铺,一人一碗馄饨外加一笼包子,现在的胃口真是越来越大了,还别说,自从修炼后,两人的脸是眼见的圆润了起来,气色也是容光焕发。
吃过早饭,王富贵打道回村,母女二人直接去了荣济堂。
“王大夫,您来了”。
刚走到门口,就看到上次见过的那个小男孩,一手拿着抹布,一手提着水桶。
“是你啊”。
“我叫杜小桐,王大夫叫我小桐就好”。
放下抹布和水桶,杜小桐学着大人的模样给王玉如行了一礼。
“徐大夫去给何老夫人请脉去了,他说等您到了让我带您过去”。
王玉如有些疑惑,去请脉干嘛要让我也去。
“行,那你带路吧,这是我闺女”。
见杜小桐看向一旁的王晓晓,王玉如介绍道。
到了吴府,杜小桐便回去了。
吴府下人带着母女二人往后院走去,府里不大,一个两进的院子,装饰的倒也雅致,话说这朝代的县令也给配宅子的?
“老夫人,王夫人到了”,下人站在门外说着,声音不大也不小。
“快请进来吧,咳咳”。
一进屋就见正南的位子上坐着何老夫人,一脸的疲惫之色,旁边的老嬷嬷,冲两人点头笑了笑。
王玉如认出她来,正是上次摔跤的那个老嬷嬷
右边坐着的是徐忠见母女二人进屋,也点头笑着。
“老夫人”。
王玉如行了一礼,王晓晓在一旁颔首微笑表示善意。
见王晓晓这般,何老夫人微微有些惊讶,倒也没在意这些礼节。
“小女不懂礼节,还望老夫人莫要怪罪”。
“不碍事,不碍事,快请坐”,何老夫人摆了摆手。
见母女二人落座。
何老夫人开口道,“王大夫,今日是我让徐大夫请你来的,一来是想感谢你上次救了我,咳咳,二来呢”。
何老夫人顿了顿,又叹了口气:“二来呢,是想请你帮忙给我孙子看看”。
老太太其实也没抱什么希望,看了那么多大夫都不好。
甚至连道士和尚都请了。
感谢上次王玉如的救命之恩是真,给孙子看病真的只是顺带,好歹救过自己,应该也有些本事在身吧?
王玉如一个疑惑的眼神看向徐忠,虽然自己是想要给她孙子治病的,但总觉得怪怪的,就好像我还没开口说,你咋就知道我要说啥,还答应了。
徐忠表示他也不知道何老夫人会这么说。
“老夫人客气了,治病救人本就是我应该做的,至于您孙子的病——”,说话间还不忘看了眼徐忠。
见徐忠摇了摇脑袋,王玉如又问道:“不知老夫人的孙子是得了什么病?”。
一说起吴朗行的病,老夫人的神情立马就变得沮丧起来。
老夫人说的情况几乎与徐忠说的一致。
王玉如站起身,“那,还请老夫人带路吧”。
“还是我带你去吧”。
吴怀安站在门口,一听说府里又来了大夫,他便从县衙匆匆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