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乡里,天师道一炮走红。
通过为全乡百姓诊治病情、做法驱鬼,不仅让东山乡的乡民从心底认可了天师道,同时也让一帮天师道萌新弟子进一步掌握了医术、科仪等知识。
值得一提的是,天师道对东山乡乡民的诊治并不是无偿的。
人心贪婪,刘茂深知如果这一次不收诊费,那以后天师道再需要收取费用时,一定会引得有些人不满。
况且按照天师道教义,道士们本就该自己赚取钱财糊口,可不能坐等别人供养,这也是一种红尘磨练。
借着这个机会,刘茂将自己山寨的各种符箓也趁机推广了出去,更是重新定下了天师道各阶等级。
分别是天师,真人,祭酒,法师,士师,羽士,方士,道士共八阶,对应八卦之数。
天师道中,唯有刘茂可以自称大成天师,其余人等现在不过是个小道士而已。
刘茂心中的想法是,至少要过上一年半载,等他们将科仪道法都背熟了,这才能升阶为方士。
不然岂不显得我天师道是个草台班子。
无论如何,经过数日的徘徊,天师道算是在东山乡彻底站稳了脚跟。
即便是那乡有秩,身为一方土豪,见了刘茂等人也得乖乖行礼口称道长。
没办法,谁叫刘茂传授的医术可谓集两千年汉医之大成。
即便是偶尔有些疑难杂症治不了的,那也定然是因为你不能诚心侍奉三清道祖和伏羲、女娲两位人祖的原因。
三清道祖为万法之祖,主要是供道士们供奉参拜。
伏羲女娲为人族之祖,供寻常百姓参拜,再加上黔首们自己的三代之祖,这便是华夏文明来历已久的祖先崇拜。
乡民们对此说法倒是很认可,大家情绪很稳定。
如此这般,刘茂等人一直等到六月初三,才正式踏入雁门郡的治所阴馆。
一般人可能以为雁门身处边地,必然是一片荒芜渺无人烟。
实际上,在此时的大汉,雁门一带依旧是森林密布、草木丰茂之地。
只不过因为鲜卑胡虏时常侵扰,这些边地的农业难以正常发展。
阴馆作为大汉王朝在北地的主要屏障,城墙相较于襄平还要更为高大一些,只可惜人口竟然比襄平还少,因此整个城市显得有些空落落的。
使匈奴中郎将臧旻所部便驻扎在阴馆东北角,数千人的大军营独占整个城东北。
刘茂有时都觉得大汉王朝的制度设计可以称得上是两千年大一统王朝里的典范。
作为朴素军国主义的代表,光是他的各种官职名称就充分体现了大汉王朝的精神内核。
就四个字,实用主义。
例如这使匈奴中郎将所部,关键就在于使匈奴这三个字,意味着臧旻可以代表朝廷征发南匈奴徒众。
匈奴人如果敢拒绝,那就是叛逆,少不得挨一个屠尽部落的惩处。
是以东汉一代,匈奴人最怕的便是这使匈奴中郎将。
汉人常说破家的县令,灭门的令尹,这使匈奴中郎将就是足以让匈奴人身死族灭的存在。
与使匈奴中郎将对应的,则是破鲜卑中郎将、护乌桓校尉和护羌校尉。
破鲜卑中郎将的任务显然就是攻伐鲜卑,而护乌桓校尉和护羌校尉,则注重安定乌桓和羌人这两伙胡人,使其不可闹事。
因此当刘茂等人走入臧旻军营中时,看到的不仅是全副披挂的汉军骑士,更有不少左衽批发的匈奴人。
当然,也有不少和他们一样只穿皮甲,手拿环首刀的谪卒,也就是罪兵营中的人。
窦建德因为来过此地几次,当下便轻车熟路地带着众人到了使匈奴中郎将门下长史所领掾属处。
一帮配军,自然不会有什么长吏来接待,一个小小书吏便将刘茂等人收押。
按照规定,窦建德等辽东吏卒可以在雁门休养几天,之后就可以返回辽东。
李世勣四人此前已经打定主意留在五台山,窦建德等人则是因为家中老小都在,无论如何都该回去看望的。
对于刘茂来说这也是正好,如此一来就算自己不在,天师道也可以在辽东顺利铺开。
现如今太平道主要集中在冀州、兖州、豫州等人口稠密的大州发展,天师道正好窝在边地先猥琐发育一番。
虽然万分不舍,但是窦建德等人依旧只能同刘茂依依辞别。
罪兵营位于军营最深处,按照甲乙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