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帝求功心切,只想马上做出点动静儿。太子提出北境失地一事,他便顺水推舟的想动一动。
但他更信赖殷慕衍。
可殷慕衍执意延战,他也只能交给太子试一试……
殷慕衍怎能不懂梁文帝的心?
但他开口就提到了最重要的“钱。”
“昨日儿臣问了钦天监,钦天监预测北部暴雨将至,不仅灾害要防,粮食更有欠收。”
“百姓吃饱都是问题,哪有余粮给士兵征战?况且户部亏空,也没银子。无钱无粮拿什么打?还请父皇明示。”
梁文帝心惊,顿时看向户部尚书马进贤。
大梁这几年风调雨顺,财政颇佳,怎么可能没有钱?!
不仅梁文帝看向马进贤,太子和其他官员们也看向了马大人。
马进贤嘴角一抽,狠狠地剜了殷慕衍一眼。
哪是他想说没钱?是这位祖宗逼他说没钱!
但仔细刨算,国库并不丰盈。
太后马上七十大寿,陛下为她修建了行宫不说,还要再造一处华丽的陵墓。虽说这银子还没花出去,但已经列在计划之内。
马进贤厌恶太后奢靡,很想给陛下提个醒。恰好殷慕衍答应帮他丰盈户部财政,他才敢冒这欺君之罪。
“……此时不过秋季,财政税收要入冬后才能算出,由各地上缴。外加冬季的灾害耗损,的确需要一部分钱款筹备。”
马进贤已六旬年纪,说话慢慢悠悠,“若陛下坚持现在征讨晋国失地,太后的行宫和陵墓修建只能暂停。”
做孝子还是做青史明君,皇帝自己选一个吧!
马进贤说完,一副老神在在。
反正别指望他从其他地方变出银子来。
梁文帝面色一僵,这话容他怎么答?
立了几十年的孝子人设,也不能为了收复失地就崩了啊!
况且太后即将七十大寿,殷慕衍杀了十几个贼寇,都惹得她老人家不高兴。若再把行宫和陵墓的修建也停了,太后还不得气得过了身。
梁文帝白了他一眼又一眼。
这马进贤实在没有眼力价儿。
这种事情怎么不早点说,偏在早朝上正儿八经的议……
“太子有何想法?说说吧。”
梁文帝神色不虞,直接把难题抛了出去。
殷慕云从听到“没钱”二字就知道大事不妙,但父皇应对不了马进贤,他就能有法子了?
“二弟如今是淮北边境军的督总,想必对此事早有计划的吧?”
殷慕云一转手,又把这难题抛给了殷慕衍。
殷慕衍神色淡淡,嘴角微扬的轻蔑,似早料到太子会问出这样的话。
“筹集征战的军款,自当不能委屈了百姓动筹备金,父皇应允了皇祖母的事,也不好反悔。所以儿臣建议延期再议收复失地,过了今冬再说。”
叶淳善一直在旁未动声色,听到这话不得不开口,“过了今冬,晋国边境军人肥马壮,再想胜战收复,恐怕难上加难了。”
殷慕衍不留余地,“那也不能是现在。”
“依你的意思,现在不行,冬季不行,春季更不行,失地就拱手给晋国,就背上这耻辱给大梁了?”殷慕云顿时施加压力!
梁文帝脸色也很不好看,“让你们想法子,不是让你们对此事置之不理!你任淮北边境军的督总,这件事务必不能儿戏!”
殷慕衍微顿了下,“若父皇与叶大人执意要战,至少要等二个月之后。”
“为何要二个月?”
叶淳善一时不明。
这时间不上不下,并不具备优势,寒冬时节花费恐怕更大啊!
殷慕衍目光扫了朝堂内一圈,“两个月之后,晋国筹备冬储物资,人困马乏消耗很大,可趁虚而入。而且京卫所抄家灭族的速度再快,也需要两个月的时间筹集粮草辎重……”
“若这两个月都不妥协,就只能把皇祖母的行宫陵墓给停了!”
殷慕衍说完,就等着梁文帝发话了!
“???”
“!!!”
他这什么意思?抄家灭族筹辎重?谁这个时候主战打晋国,就可能被他瞄上翻旧账呗?!
毫无遮掩的威胁,连梁文帝听了都浑身一抖,但仔细一想,似乎也是个办法?
“贪腐百姓财粮的人早该一网打尽,无论有没有征战一事,也务必严惩!”
殷慕衍立即领命,“儿臣这就去办……所以收复失地延至冬月,父皇认为可好?”
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