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来的。
恰好古籍里有些记载人工养殖的方法,就这么先试验了一批,至于成不成都无所谓。
苏平感觉,待手里有钱的时候,好像就不着急着赚钱了,许多小玩意儿都成兴趣爱好了,好吧,他目前还是一年只赚几十两的俸银,工资一点没涨。
孙大原先想说,流民也改善啊,结果听到他们还养了珍珠蚌立马闭了嘴。
入了城,更是灯火通明。
安置屋这边也有,依旧有号码。
再往里走又是第二道城门,苏平笑道:“原先这才是我们的城门,不过后来流民越来越多,城内着实有些拥挤了,总不能因为流民而占了城内百姓的资源,于是我们就外扩了。”
去年后半年搭一面墙,今年开春开始,已经余下的两面给搭完了,整个城扩大了两倍不止。
所以,内城算起来全是本地土著,外城就属于后来人了。
进了内城,孙家一行人更加感受到了热闹非凡,远远听到一阵打板子唱曲儿的声音。
苏平指着不远处灯火最旺的地方,道:“那是我们新建的菜市场的旁边的广场,我们回来的赶巧了,今日刚好是看演出的日子,这边是戏班子在演出,像县学那边就是说书先生在讲故事,另一处的学堂外则是皮影表演……”
孙二听得一知半解,“为什么还有看表演日?”
苏平耐着心给他解释了一下。
大毛二毛已经按耐不住了,这会儿也不饿了,咬着要去凑热闹。
苏平道:“两位嫂子可以过去瞧瞧,我先回去让人准备吃食,一会好了差人来叫你们。”
大奶奶和二奶奶笑着应了一声,便领着自家孩子,由侍女陪着去看戏了。
苏平边走边给孙家二位讲黄杨县的情况。
比起耳闻,亲眼见到,着实令两人震惊不小。
黄杨县才多大,占地面积也不过是京都的十几分之一,饶是扩充后的黄杨县也不过是京都的十分之一。
可这热闹与繁荣情形,是他们在京都都不曾见识过的。
这边的景象与他们想象中的不一样,也与京都纸醉金迷万般不同。
孙大觉得,这里有种勃勃生机。
怪不得他娘和妹妹一来就不想回去了。
两人对视一眼,越发觉得跟苏平过来是正确的选择了。
他们这一行人是走走停停。
到了县衙里,孙夫人已由孙知宁陪着在门房等着了,听见马车响动,立马走了出来。
瞧见两个来月没见的儿子,微微拧了眉,“不是说孩子们也来了吗?”
孙大脸上的笑容僵了僵,略有些失落道:“瞧着外头热闹,去广场那边看戏了。”
孙太太这才眉开眼笑道:“小孩子新鲜也是应该的,宋家班的刀马旦确实了得,下次有机会你们也去瞧瞧,肯定会大开眼界的。”
孙知宁:“……”
趁着孙夫人和两个儿子聊天时,孙知宁帮着苏平整理了一下行李。
苏平出差大半个月,回来屋里干干净净的,甚至茶水都是热的。
对于这位卢婆子印象越发好了。
孙知宁整理好行李去小厨房瞧了下水,看水已经热了,便来唤苏平洗漱一下,自己则去厨房找值班的厨师给他们备点吃的。
孙夫人没想到两个儿子居然这么有眼力见,主动跟着苏平过来。
孙大道:“其实我们俩哪能想到这个。”
是贾耀春这段日子在府里住着,再加上冯管事来了黄杨县一趟,贾耀春把黄杨县夸得跟一朵花似的。
两人也憋不住好奇。
而且这年头想要继续科举,谈何容易。
是以,两人回头就与媳妇商量了一二,要不也去苏平那边谋个差事,总好过在家里混吃等死,还不知猴年马月天下能安定了。
孙家二位媳妇,认识苏平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家里的孩子收到苏平送来的礼物已经堆了一小库房了,逢年过节苏家送的礼更是数不清。
两人倒是极力支持他们过来。
不过有个条件,得把家眷带上。
孙夫人道:“你们想留在城内还是想到对岸去?”
孙夫人将前段时间县考的事情简单说了一下,笑道:“也亏他想得出来,还真别说,办得似模似样的,那考题我也瞧了,非常有实用性。”
“前几天笔试成绩出来了,这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