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钱娘子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主任,我家相公没您说的那么好。”
聊了钱娘子之外,明天的石家两位姑娘也与家人说清楚了,家里人同意她们过江,不时间只能是两年时间。
因为两年后,两人得回来成亲。
除了这三人之外,又有几人报了名,别说聊了钱娘子之外,还有一位任娘子也是拖家带口的过去,她家相公与钱秀才是同窗,只不过院试的时候被刷了下来。
这次两人过去,打算把孩子也带上,让孩子在那边的学堂读书。
张太太这边到了天黑,敲定了八个人,连带着柳少安一共九人。
看完名单,张太太苦笑道:“这可真是的,直接少了三成。”
姚盈看了看单子,笑道:“要不咱们再招几个人吧,这次县考不能只有男子没姑娘吧。”
张太太摇头,“若与他们一起考,怕是很难选到人了。”
这年头受教育程度男女差距还是蛮大的,就算是扫盲已经两年了,但与人家学了十来年的根本比不了。
姚盈一琢磨也对,默了一下道:“那咱们自个儿出题自个儿考。”
张太太双眼一亮,“就按你说的办,这题啊就你和娟子还有知宁负责了,不过记得不能按你们的水平出,不然集体鸭蛋,那就不好看了……”
除了孙主簿那边提到的缺口之外,黄杨县这边,张典吏也需要十来个人,差不多算下来,要一百五十个岗位。
苏平自个儿要的人,他不打算在县考里招。
毕竟,他需要的是像秘书一样的角色,平日里还得帮忙收拾下屋子。
原先他还想找个小姑娘或者老婆子帮忙收拾,后来一想拉倒吧,这太显眼了。
万一被传出什么疯言疯语那就不好了。
谁知,张典吏不认同他的看法,“我倒是觉得你可以找个老婆子,帮忙收拾屋子、打扫打扫卫生,你忙的时候,她到食堂把饭菜带回来。”
“还能帮你洗洗衣衣什么的,然后再从县考里选两个人,帮你跑腿记记笔录,现在老黄是越来越忙了,他能顾得上你那里也是奇迹了。”
苏平一想也对,便道:“那这个老婆子怎么找?”
“让你嫂子帮你找呗,他们妇幼办不就是搞这个的吗?”
苏平道:“那就找个不识字的,信得过的。”
“书房什么我自己来。”
在县考的前一日,张太太还真给他找了个老婆婆。
四十来岁,儿女都成家了,公公婆婆也都年轻不需要照顾,女儿在镇上的学堂做厨娘,她自儿的厨艺也极好。
男人和儿子都在许木匠手底下做事。
儿媳妇原先在泥塑场工作,成亲后怀疑了便在家养胎。
张太太给苏平找人,直接排除了几个新镇的人员,就在本县百姓里找,同时家里人都有正经工作的。
一是身份正,二是家风正。
这位卢婆子今年过年的时候,一家还被评为了五好家庭。
苏平道:“信得过便行,不过还是那句话,书房她不能进,嫂子与她说清楚。”
张太太笑道:“放心吧。”
说好了卢婆子的事,张太太突然道:“柳妹妹要过江去,你知道了吧。”
苏平嗯了一声。
那日黄大个晚饭后来书房与他今日的报名情况时,顺嘴说了一句。
苏平打算找柳少安聊一下,不过这几日忙着县考的事,一直没抽出时间。
张太太道:“我是觉得她过去也不一定是坏事,出去散散心也是好的,就是喜哥儿还小……”
张太太感觉母子分离太苦了。
柳家才出了这么大的事,若不是柳少安提前出了京,指不定她和喜哥儿现在尸骨都烂了。
苏平道:“我一会午饭时找她聊聊。”
苏平感觉,这种事找柳少安聊肯定结局都差不多。
只不过是孩子的问题而已。
果然与他的想的一样,柳少安是说什么也要去的,不过喜哥儿她不打算带过去,姚盈也说了会帮忙照看着。
汪道成和苏明远都在,孩子肯定受不了委屈。
而且汪道成做为帝师,能教孩子的东西可比她要多上许多。
苏平道:“那行,我没事就带他玩,要是我有机会过去,把孩子带上。”
柳少安感激地冲他笑了笑,“喜哥儿跟着大人我挺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