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一个大盖子。
远远飘来一阵鸡汤的鲜香味。
孙太太道:“今日有口福了,我们妇幼办的吕太太杀了几只鸡,炖了一大锅请我们去她家里吃呢,还特意给你们也炖了一只。”
与苏平一道过来的也就孙主簿和张先生他们。
如今张先生正忙着学校的事,在另一个县里,这会儿也就苏平和孙主簿还有几个打下手的在这边。
鸡不算大,但特别鲜,鸡汤上飘着小葱花和一层黄亮亮的油汁,一看就特别美味。
除此之外,还有两样小炒,一盘凉拌菜。
孙太太将饭菜给他们摆好,道:“吕太太今日找咱们过去,也是有说道的。”
她有个本家的侄女,厨艺挺好,夫妻两人原先开了个小食铺,章国人来了之后,小食铺便被章国人当成自家后厨了。
即不给钱,还各种造。
两人又不敢得罪他们,原先存下的一些积蓄愣是在这几个月内被折腾光了,最后还差点被拉去充军。
原先的铺子还在那儿,可两人不太想干了。
看到妇幼办贴的公示招厨师,为县学的学生和各大场子的工人做饭。
两人便想从吕太太这儿走走后门。
今日这饭菜就是两人做的。
妇幼办的人是觉得这饭菜极好,拿回来给苏平尝尝。
他们这次办的学堂极多,像那种县城下头的乡镇学堂,就在附近找厨娘。
县学这块儿便和衙门里的做一个食堂,像黄杨县先前那样,待以后人多了再想分开的事。
但各大场子地点不太一样,而且工人也多,每个场肯定需要一个后厨。
所以,他们就算是不走后门,只要过来报名,并且查明了身份,证明自己一家人三代之内并无犯罪记录,那就有机会的。
苏平尝了一口菜,味道还是相当可以的。
两边的饮食习惯都差不离,他上个月还去黄杨县一家西桐人开的馆子吃过。
比起那家,这对小夫妻做的要更好一些,青菜炒得特别鲜嫩,火侯掌握的刚刚好,饶是被捂了一路,菜依旧看起来很新鲜。
孙主簿道:“我觉得可以,蛮好吃的。”
说实话,吃惯了杜师傅的手艺,过来之后,孙太太突然掌厨了,他莫名有点不太习惯,这段时间肚子都小了一圈了。
苏平也是肉眼可见的又瘦了不少。
可见会做饭和不会做饭的区别。
看他狼吞虎咽的样子,孙太太就知道他怎么想的,气哼哼道:“你可别忘了,没有杜师傅之前,咱们一家人都是我操持厨房的。”
十来年都吃过来了,结果这才换了几天口味呀,就给嫌弃上了。
苏平不太挑嘴,只要菜里有辣椒,味道重点儿,他就都可以,孙太太主要是口味太淡,有些食材处理的时间不对,总之,属于勉强够用那种。
一顿饭吃完,大家对于这对小夫妻都非常认可。
孙主簿道:“要不就让他们在这边的县衙里做食堂吧。”
这手艺他是可以的。
孙太太气得踹了他一下,小徒弟去收拾碗筷,孙太太道:“你们猜我们妇幼办今日新来了一个人是谁?”
孙主簿催促道:“我们又没见着,要说就说,不说我和大人出去散散步。”
孙太太已经不想跟他说话了,只对苏平道:“大人猜肯定能猜到。”
苏平默了一会道:“如果不是咱们认识的人,那这个姑娘的身份肯定不简单。”
比如西桐某位王爷的女儿,或者皇宫里的公主。
孙太太给他点了个赞,“是西桐王的三公主,当时传闻王室尽数被章国人杀了,不过当时去了外祖家的三公主还是逃过了一劫。”
苏平隐隐有了点印象,那天他看西桐有名人册时,瞧见了后族白家也在其中,白家的锦缎在北向极为出名。
苏家与白家的合作也不是一年两年了。
那日他设宴邀请本地名人参加时,白家老爷子也领着人来了,他记得白二夫人和白三夫人一并进了妇幼办。
孙太太道:“大人记性真好,二夫人昨日差人说自己头痛犯了,让家里的小侄女来顶替自己一段时间,说自家这个小侄女比她对西桐可了解多了。”
这不今日那位小姑娘就来了。
小姑娘的身份,还是吕太太偷偷告诉她的。
吕太太也没什么恶意,只是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