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小县令把自己卷成皇帝(基建) > 分卷阅读182

分卷阅读182

, 而且能一招至敌的,可惜就他这脑子, 再想更新替换那是不可能的。

只能一点点的改进。

好在, 县城里有不少的工匠, 见识过这些东西之后, 大家思维都扩展了开来。

如今许木匠手下, 还有几个人在研究什么水动力织布机, 不管可行不可行,苏平都给了场地和经费, 也算是变相的鼓励大家,大胆的开创未来。

众人一想还真是那么回事, 黄大个道:“要是还有像锦王这样的来订货,咱们接不接?”

苏平笑道:“有钱不赚王八蛋, 不过有些东西, 咱们着实不能卖。”

就目前火炮来说, 三皇子既然派人过来了想混进城, 那就说明他们并未成功,不过此时不成功,并不代表过段时间不成功。

危机感时刻都是有的。

苏平他们的矿也在上个月底再次启动了,这次派过去的人除了以前负责炼矿的一批人之外,唐陌还派了一队人马过去守卫。

炼铝的人数也增加了不少。

由了锦王的这一订单,不管是流民还是城内百姓,今年的吃饭问题那是彻底解决了。

普通的兵器打造起来工匠们已经得心应手了,不出一个月就出货一半,而锦王那边也依言先付了一半的粮食,又一半的银子。

总之,给多少提多少货。

进入十一月再次下了一场大雪。

好在孙主簿提出扩城计划之后,也很快实施了起来。

杨老二手下分出了十来位大工,又从流民当中挑选了中工和小工,这边的宅子也是顺利建了起来。

一个月的时间,起来了三分之一的宅子。

这样一来,再加上城外的安置屋,流民已经不需要在外头挨冷了,就算是十来个人一个屋子,也凑合着将这个冬天给挨了过去。

孙主簿还给这边定了一个新名字——新康镇。

黄大个一言难尽地和苏平吐槽,“您说孙主簿也是读过书的人,怎么取的名字还不如我?”

城内新安镇,城外新康镇,若是再来一个,是不是就叫新吉镇了?

苏平道:“好不好听不重要,主要是名字喻意好。”

平安、健康,不就是普通人一辈子所求吗?

要是让他取,那更磕碜,哈哈哈。

这个冬天过得尤其快。

苏平一边防着章国打进来,一边防着又有细作混进来,饶是大雪纷飞的夜里,巡城的差役也不敢松懈。

就算是各大场区也调配出专门的工人做为安保人员,十二个时辰的巡视着,尤其是木工场这边,更得防着人放一把火什么的。

在这一场大雪停止的时候,宋氏的两位嫂子带着家里的孩子投奔过来了。

饶是文大、文二都挤到了苏平这里,家里的宅子依旧没什么多余的地方,好在孙主簿和张典吏挺好客的,将自家的宅子让出一个小院,给宋家众人住了。

进入腊月,苏平几乎和宋家的几个孩子也混熟了。

宋家子嗣众多,这次宋大夫人和二夫人带来的也只是与文大文二年纪相仿的或者更小的几个过来,有几个大的已经入朝为官了,运气好的在任上,运气不好的窝在京都。

想出来避避都成问题。

不过大夫人道:“京都的情况已经比起初的两个月好了许多。”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还是三皇子和六皇子各自为政了。

两边谁也奈何不了谁,如今算是诡异的平和。

不过在北境一带,乌启国却时不时发起进攻,唐陌的大哥如今就在那边,据说从十月已经打到现在了。

三皇子和六皇子一致认为安内必先攘外,这也是两方和平共事的主要原因。

饶是如此,能出京的人家都纷纷逃了出来。

苏平道:“那下头那些山贼、水匪的,他们就不管了?”

大夫人无奈道:“不是不管,而是没能力去管。”

怎么说呢?

双方手里就那么点兵力,如今支持二人的阵营里,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都是相对平衡的,那些谁也不跟的,虽说被他们囚禁了起来。

但人家也是有宁死不屈的,就像唐家,后头有太后和南王保着,就是真想杀鸡儆猴也得看人下菜不是。

再加上朝中声音不断,下头那些谋士也都纷纷劝说,杀这等忠臣势必引起反噬等等。

与唐家相同待遇的,这些人也陆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