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身份,找不到记忆中哥哥的影子。
胡夫人见她有些许的失落,小声道:“文家的两个儿子都随舅舅了,宋大人在朝里是有名的俊俏。”
文氏沉下的心又燃起了希望。
一行人到了文大人府上,宋氏领着二儿子和小闺女一起来迎接。
一看文氏与文大人相似的眉眼,便有了五六分的谱了,笑盈盈地将人迎进屋里,一边喝茶一边又问了问文氏的情况。
胡夫人信里说的明白,可耐不住有些话外人转达不清楚。
这边文氏刚说完,文大人就回来了,宋氏刚准备介绍,文大人已经喊出了文氏的小名“丫丫”。
总之,这场认亲特别的顺利。
若不是文氏惦记着苏平的亲事,还想在文大人那里多待些日子。
文氏甚至都打算好了,在哥哥在这边做抚台的这几年,她也要留在西岩省,刚好与哥哥和大儿子都近。
苏平道:“那家里的客人,就是我舅舅家的人了?是舅母来了,还是表弟表妹们?”
林武见他问得特别顺口,朝苏平竖了个大拇指,“文夫人和两位表公子、表姑娘都来了,文大人实在抽不开身,不然也会来瞧瞧的。”
苏平道:“我这也没礼物给他们准备。”
可说话间两人已经到了大门口,苏平一琢磨,得了一会再补上吧。
他手里其实也没啥好东西,不过金银锞子倒是有点,还是刚来的时候文氏给他带的,说什么在那边要是遇到小朋友,给人家几颗算是红包,好么,两年了没遇到什么小朋友。
不管是孙主簿还是张典吏孩子都蛮大了,已经过了要压岁的年纪。
一会让黄大个帮他取一些,包几个红包做为见面礼。
宋氏这次带了三个孩子一起过来。
陪同的还有胡夫人和孙夫人,苏平一一见过礼,还没退到末位,就见宋氏旁边的小女孩手里捏着一块桂花糕,好奇地盯着他。
宋氏笑道:“是不是与你爹很像?”
小姑娘点头,有些害羞地冲宋氏轻声道:“非常像。”
说完看了一眼两个哥哥,接着道:“比大哥还像。”
苏平顺着她的目光望去,果然看到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
两人目光在空中相遇,少年冲他微微一笑,而后腼腆地喊了一声:“大表哥。”
“大表弟、二表弟、小表妹……”
宋氏笑着揉了揉她的头,“你可知道,你大表哥非常厉害,也像爹一样。”
小姑娘用力点头,“知道!”
苏平现在就挺尴尬,早知道这样,就该折回去包个红包。
好在大表弟非常善解人意,开口道:“表哥,咱们在京都的时候就听说过你们这边的木工场,能带我们去瞧瞧吗?也好让我们长长见识。”
苏平暗自松了口气,“好!”
把三人领着在各位转了一圈,让小姑娘挑了几个自己喜欢的盲盒。
小姑娘立马与他熟悉了起来,蹦蹦跳跳地抱着一只小狗玩偶,开心地小嘴叭叭个不停。
苏平笑道:“你若喜欢,回头有新的花样,我再给你捎过去。”
小姑娘欢呼一声,甜甜道:“多谢表哥,多谢表哥!”
文大道:“表哥,听说汪大人收你为徒了。”
苏平啊了一声,随后道:“并没有。”
两人也只是笔友关系,更何况这年头拜师牵扯挺多的,像他们这样顺风顺水的,互相能帮扶肯定是好的。
可若真因为什么事,最后双方都落不到好。
文大笑道:“那就是他们传差了,不过汪大人特别推荐过你的文章,还给我爹瞧过。”
苏平:“……”
说好的笔友呢,怎么到处炫耀去了。
文二恍然道:“那上次爹给咱们看的就是表哥的文章了?”
苏平咽了下口水,“舅舅还给别人瞧过没?”
文二摇头,“我爹没有,但汪大人在上次的茶话会上给大家瞧过,说什么你的文章极尽务实,能举一反三发现不同的问题,比现在那些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强多了。”
苏平悟了。
他那三脚猫的文章,已经传遍京都的大街小巷了。
文二点头,“我爹还说圣上也夸了你写得好,文章跟你办得事一样精彩。”
苏平体会了一把被笔友卖了的心酸。
见时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