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小县令把自己卷成皇帝(基建) > 分卷阅读132

分卷阅读132

张典吏越想越乐, 可一瞧苏平坐在那里鼓着腮帮子, 一脸纠结的模样, 象征性地安慰了几句,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大人不是前几日还与妇幼办的商量,今年乞巧节办得更隆重一点,争取成功一对是一对。”

好为本县的人口大计添砖加瓦。

苏平叹息道:“其实也不全是因为这个,我在琢磨他们来了住哪儿。”

县衙的院子肯定是不够了,这次黄大个成亲,起码黄家的一些亲戚要来的,苏明远要来,带的人起码是上次的二三倍。

张典吏道:“黄师爷那院子已经修整好了,不如大人也借机修一下,刚好老爷和太太过来能住进去。”

苏平愣了一下,张典吏笑道:“咱们的屋子都是整理好的,只需要添上家具就成,屋里的地面和墙也已经过完年就收拾过了。”

当时建房子时,张典吏他们就给苏平留了一座大的。

不管怎么说,苏平来了快两年了,连个宅子都没能,说出去还挺搞笑。

于是,张典吏和孙主簿便自作主张,与杨老二商量一下,给他建了一个三进的小院,而且还是头一批建的,年后直接刷了墙面,又将地面用土水泥抹了一遍,现在只需要搬家具就成了。

木工场的家具也都是齐全的,谁家的房子建好了,直接拿着身份证明,过去领东西,并签字画押,将料钱给了就ok了。

也正因为此,许多外来的,还没被认可能留下来的,都特别羡慕本地人。

本县的百姓心里越发的满意了,现在天天上香时都会叨咕,嗯,苏平不要走了,不要走,不要走~

苏平一想,目前只能这样了。

下午就跟黄大个一并去领了家具。

负责做家具的宋木匠见他过来,笑着将人领到了库房,从里头让人搬出几套来。

苏平在这儿混了这么长时间了,寻常的木材还是能看得出来了,见最先搬出来的一套,惊道:“楠木的?”

“咱们什么时候有这么好的木料了?”

宋木匠笑道:“上次您不在,沈同知他们那边送来的,张大人瞧着好,与大家一商量便说给您做一套家具来,可惜后来问了好几次,都没找到楠木的,就只能与其余的料子拼成现在这一套了。”

苏平只觉得心头一暖。

张典吏道:“大人先将就着这用,咱们下次遇到好料子,再给您淘换。”

苏平摆摆手,“这就很好了,不用换。”

“等我娘他们回去了,我又搬回来。”

办工和吃饭都方便,那么大一个宅子他住着还挺不安心的。

众人:“……”

苏平这边忙着安置屋子。

孙太太晚上听孙主簿说了,第二日,便领着妇幼办的几个手上没什么事的小姑娘过来帮忙。

孙太太望着空荡的墙面,以及光板的床铺道:“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到,现在找裁房做被子什么的还来不来得及?”

孙知道:“那买现成的也行。”

张太太道:“咱们县里的成衣铺生意不太好,早几年就关门去外地谋生了。”

苏平这边倒是开始找人办织造场,但做的都是寻常百姓穿的衣裳,棉衣、棉被还是给唐陌那边免费提供的。

胡娟道:“我知道府城有两家成衣铺子,他们那的料子都不错,要是按照张大人说的,四月底出发,那到咱们这儿也就是五月二十左右,还有七八天时间应该足够了。”

孙太太道:“我去问问黄师爷,要是去府城买的话,还得麻烦两位姑娘跟着去一趟。”

孙知宁道:“嫂子我怕去不成,我最近在统计数据,下半月的报纸要用,让娟儿跟着跑一趟吧。”

几个人在宅子里转了一圈,将需要的东西都给写到了单子上。

当天下午,孙太太便和胡娟一道去了府城。

两人以最快速采购买货,孙太太瞧着时间还早,让胡娟回家一趟,自己在外头等她,胡娟应了一声好。

直接去了孙知府家。

孙太太瞧见胡娟回来了,往她身后看了好一会,没见着孙知宁的身影。

胡娟道:“婶子不好意思,是知宁姐把这次机会送给我的……”

本来下期报纸轮到她了,可孙知宁却直接把这事揽自己身上了,说什么她年纪小,肯定更想家。

胡娟怎么说也没用,只得午饭后与孙太太一道出了门。

不过孙知宁给孙夫人带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