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小县令把自己卷成皇帝(基建) > 分卷阅读126

分卷阅读126

不用说了,他负责的是基建,苏平一个外行更插不上手了,孙主簿与杨老二倒是合作越来越密切。

上次苏平一提醒,再找了一些资料,目前几人已经弄出了土水泥。

再加上铁匠那边炼出来的合金,已经运用到了建筑方面,待把百姓的房子都建好之后,县里的舞台就会用这种法子建。

苏平觉得大家成长的都很快。

哪里需要他再提点。

张典吏和孙主簿两人突然就被夸了,一个个都不好意思地吸了口面。

苏平道:“嫂子这边才刚开始,有许多事情她们也不懂,所以,我多给点建议也是应该的,对了两位大人,回家后可别藏私啊,嫂子他们都因为家庭原因读书不多,报纸上的文章需要两位多指点指点呢。”

“就是,我问你你可不能说累得眼皮睁不开了。”

孙太太大咧咧地用手肘碰了一下孙主簿。

孙主簿苦笑道:“我是真的挺累的嘛!”

以前在这个位置上混了十来年二十年,基本上都是混着日子过的,唯一忙碌的就是向朝廷要粮过年。

这还不是他的主要工作。

清清闲闲混吃等死,谁知道苏平来了之后,工作一件接一件。

说实话他除了负责砖瓦、基建这块,整个县的水利也划在他名下,无它前面的水渠就是他带人修的。

孙主簿在这一年多内,头发都白了一大半了。

妇幼办的八个人都是特别能干的。

苏平提出办报纸之后,大家没事就琢磨着该怎么写?

后来开了个小会,最后决定先给每个场子里写一篇,这就把本期的报纸给占完了。

孙娘子道:“那这谁放前头,谁放后头?”

众人:“……”

最后还是孙太太敲着桌子道:“那就按创办的时间写吧,最先办起来的木工场,也是目前最赚钱的。”

于是,大家开始分头行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安排。

一时间热闹非凡,到了正月十二,几篇文章都过了二稿,孙太太拿着整理好的文章来找苏平,让他给撑撑眼。

苏平道:“我瞧着还行,看能不能再加一篇关于元宵节的,因为咱们今年会有社火。”

各乡镇的百姓已经准备起来了。

孙太太道:“这么一来,就赶不到正月十五了。”

苏平一拍脑门,不好意思道:“都是我不好,把时间给忽略了,那第一期就先这样出吧,但是记得头版头条将咱们办报的初衷,还有以后接下来要大家投稿的信息一并发出去。”

孙太太乐哈哈地带着稿件走了。

在规划版面方面,晚上拖着孙主簿和张典吏硬是让两人帮忙,直到快天亮了才把头一份报纸整理好。

孙太太领着妇幼办几人,开始奋力抄写。

不过因为字迹不一样,文章抄得也是不那么整齐,直到正月十六,第一份报纸才发到百姓手里,数量也才堪堪130份。

孙太太顶着黑眼圈,有气无力地坐在苏平对面:“大人,这样不行啊。”

出一份报纸,她们得报废好些天,要是真办起来,以后别的事情都别做了,磨人不说,光是抄写方面,就很费力。

就这她还找了县学的许先生,让他发动学生抄了起来。

这才凑够了130份,否则光是她们几个,就是抄十天半个月,也不定能抄这些。

苏平是真没想到,她们字写得不好看不说,速度也是超级慢。

看来这年头让小姑娘读书,还是任重而道远的。

安慰道:“嫂子别担心,我已经找了书肆的掌柜,让他帮咱们弄一套活字印刷了,大概二月底能回来,前几期你们就辛苦一些。”

孙太太一想,二月底也不远了,他们这报纸目前是半个月一期,倒是能挺得过来。

孙太太回去后,又与大家开了个小会,决定再招两个人。

公示贴出去,但报名的人数却不多。

张太太跟张典吏吐槽,“我一直以为咱们这边,读书的姑娘也是有的,可谁能想到,说一个写文章画插画的,愣是没人敢报名。”

张典吏道:“你别着急,再等等,其实大人说得对,你们可以与县学那边寻求帮助,毕竟许先生他们个个都挺有门道的。”

张太太嗔怪地瞥了他一眼,“许先生和张先生每日忙得不可开交,你是不知道,他们每晚都得安排学生给百姓讲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