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军合作了,以后只会越来越好。”
黄大个道:“那咱们以后就能睡个安稳觉了。”
苏平何曾不是如此。
在城楼上站了小半刻钟,苏平想起自己还事情要处理,便与黄大个挥了挥手先回去。
黄大个道:“回头帮我烤点栗子,回去了我好吃。”
苏平点头,表示明白了,再烤点地瓜、花生,总之自打秋收之后,他们小厨房的炉子就没空过……
苏平目测黄大个这大半年来日渐圆润了。
到衙门外时,老李头一下子递给他好几封信。
老李头道:“有的上个月底就送来了,只不过那几日大家都忙,一直没找着机会给大人。”
苏平接过信,笑道:“下不为例呀,不然要扣月例的。”
老李头嘿嘿笑道:“大人放心,下回一有信小的立马送过去。”
这次一共收到了七封信,有五封是傅广林给他介绍的几位大人的回信,因着距离他这儿比京要近些,速度倒是比京都一个来回要快上几日。
几位大人信里简单客气了几句,便将需要的东西列了单子出来。
苏平仔细抄录了一份,认真核对两遍确认没问题,才将信收了起来,把清单放到一旁,待一会看完信再给张典吏送过去。
余下两封信是苏康和汪道成的。
苏康来信他不奇怪,汪道成来信,他就有点儿心跳加速。
怎么说呢?
上次还是姚盈借苏康的信件给他说了汪道成的事儿,汪道成也是借这封信给他出了道题,苏平答完之后,直接给苏康寄过去了。
不成想,这次汪道成直接给他来信了。
苏平捏着前任帝师的信,手微微有点发抖,活了两辈子他都没见识过这么牛逼又拉风的大佬啊。
于是,也不看苏康的信,反而将汪道成的先给拆了出来。
入眼的便是一张画了好七八个红圈的纸,他仔细一瞧是他上次的回信。
汪道成将写得不好的地方圈起来,标明了数字,而后再在另一页纸上将需要替换的部分给写了出来,同时将为何要如此替换,给写得明明白白。
苏平一直觉得,自己与苏康来来回回写了十七八封信,交了十七八篇文章,怎么着也是进步神速。
再加上,他每天都在嗑苏康的笔记。
还去县学给学生讲课,自己的水平就算是不高,凑合个举人也是稳稳当当了。
哪料,汪道成两页纸把他给打回了原形。
望着五百字的文章,十九个标注,汪道成又认认真真回了他六页纸,并将自己对于这道题的理解,对这篇文章的看法,给标得清清楚楚。
苏平只觉得老脸一红,好半天回不过神来。
脑子里只有一个声音——完蛋了,完蛋了,完蛋了!
苏平兀自失了会神,揉了揉脸之后,将汪道成的修改的文章看了不下十遍,又仔细抄录了一遍,这才过到信件的最后一页。
也是正文的开始。
汪道成道:“正式拜入老夫门下的弟子不过六人,论年纪你是入门最晚的,但论资质你却是最好的……”
苏平脑袋现在都是嗡嗡的。
怎么个意思?
五百字被圈了十九处不恰当之处,还是资质最好的?
这个好是不是得打个引号啊?
苏平好不容易凉下来的脸又烧了起来。
“旁的先不说,就说你家那个弟弟,我那个外甥女婿吧,他是圣上钦点的状元郎,殿试的文章老夫瞧过之后,竟然无从下手……”
苏平???
没有需要改动的地方?
“你要庆幸,你的文章老夫有改动的欲望以及能够改动,很不错。”
苏平明白了,这老头喜欢找虐,收他这种资质平庸,能不断改造的弟子。
汪道成这次给他提供了两本书,同时出了一道题。
让他答题的时候,只能引用这两本书中的案例与思想,旁的地方不许自由发挥。
还告诉他,如今他年纪大了不打算收弟子了,不过两人先做个笔友也不错,互通有无,记得好好答题速度快些,不然他老人家要无聊了。
苏平:“……”
看完了汪道成的信,苏平暗自松了口气。
不管能否拜师,能与前任帝师做笔友,互通有无,那他就是天选之子。
苏康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