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小县令把自己卷成皇帝(基建) > 分卷阅读86

分卷阅读86

应能跟得上。

张典吏道:“这是不是太贵了些, 百姓乐不乐意?”

苏平深吸了口气,“土坯房是便宜, 但若再来几场这样的雨,哪怕是新房子也支持不了多久吧……”

再者他想把各村和城区重新规划一下。

就像这次雨下这么大, 因为没有下水道, 城里到处都是积水。

饶是现在雨停了四五天了, 可城里的水依旧没退干净, 七月的天气并未因为这一场雨而转凉,反而太阳出来之后,较之前更晒了一些。

如今的城里到处都是臭哄哄的。

不干境的环境,还容易引发各种疾病。

苏平见大家都不做声,笑道:“其实,也不用他们花多少钱,咱们统一修建,他们要是乐意也能自己跟着一起干,最后每家每户出砖瓦钱就成。”

张典吏心头咯噔一声,这还不是等于从他这儿走吗?

见张典吏气鼓鼓地,但又不能反驳,苏平道:“其实咱们也不吃亏,本来街道就是要整改的,如今刚好借这个机会,由人帮着出工。”

因为这事,苏平与众人开了大半天的会,后来张典吏拿着算盘噼哩啪啦地算了好一会,感觉并没有吃多少亏之后,这事才算正式确定。

不过张典吏还提了一件事,“大人,既然要给大家一起建房子,那砖瓦的用量一定极大,咱们能整个木工场,为何不能再有自己的砖瓦场?”

苏平:“……”

你真是半点亏都不吃啊。

钱进钱出,最后又回来了。

>_<

孙主簿这次挺积极,“大人这事吧下官觉得可行,除了主城区这一片,别的地方都要重新规划的话,用到的青砖数量肯定不少,咱们有自己的砖瓦场,是必不可少的。”

孙主簿和张典吏一带头,下面的人便各抒己见。

苏平一想也对,于是,让张典吏把灾后重建的事情写了公示贴出去,同时又加了一张招聘启示,有做青砖经验的、有泥瓦工经验的,等等,反正雷打不到依旧招贤纳士。

这事就这么定了。

依旧由杨老二负责,不过因为工程实在太大。

光靠目前的工匠肯定不行,还需要大量的民工。

告示贴出去的下午便有人上门了,百姓一听说给自家建房子,只要出工就能少给钱,而且对方还管你饭,一个个都屁颠屁颠的过来了。

主要还是根本张典吏贴出的价格一算,比自家修建的还要便宜。

不过两天时间,就已经有一半的人报了名。

苏平抽时间画了几张图纸,有连排加耳房的,还有按照四合院画的,甚至还搞了个现代的家居风格……

什么三室二厅,四室二厅……

不过每张图纸上都有独立的卫生间、浴室以及厨房,看起来非常漂亮。

自然如果家里人多的话,也可以选择更大的宅基地,在让大家报名的时候,就让人标明了家里几口人,需要多大的地盘和房间等等。

苏平让人将图纸贴到了公示处,让百姓看看自己喜欢哪一个。

投票也挺快,当天下午就出来了,很多人乐意选四合院的,也有人选连排开间的。

灾后重建的方案敲定下来,不知不觉就进入了八月,张典吏和孙主簿建议的砖瓦场也已经开工了。

杨老二带着大家已经开始修建起了房屋。

在大雨停了的第五天,苏平收到了余阳县县令杜大人的来信。

除了问他这次水灾受的影响重不重,需不需要帮忙,还顺嘴跟他提了一句,让他注意一下有没有细作。

是以,苏平当时便让黄大个通知大家,第二天一大早开会。

自打苏平来了之后,大家由原先每个月两次早会,慢慢改成了十日一次,五日一次。

两天前才开过一次,这次又突然召开会议。

不会是出了什么事吧?

不料,苏平直接开门见山道:“我瞧着这几个月张大人递上来的外来人员名册,一直在增加,尤其是六月开始,外来人员越来越多,像寻常的小商小贩,咱们都是欢迎的,可就怕这些人里头混了一些不怀好意之人。还要麻烦赵差役和钱差役安排好巡城人员,务必将每日进出城的人员登记造册。”

“千万不要疏忽大意,我听杜大人说他们县里前几日抓到了细作。”

此言一出,众人均是神色一凛。

还真是怕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