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龙看着太子,脸色很是不愉快,拿着酒樽的手也放了下来。
看到自己父皇脸上没了笑意,李乾却更加卖力起来。
这说明什么啊,这说明父皇是有认真的在听他说啊。
想到这里,李乾快步走到李寒面前,夺过李寒手上装有酒水的酒樽。
他将酒水泼在地上,神色悲痛的说道:“赵山乃国之大才,如今不明不白的死了,当以此酒祭亡魂!”
说完把酒樽扔到旁边,又指着李寒说道:“你残害忠良至此,如何有脸在此与人推杯换盏,甚至居功自傲,敢居此席?”
下面的大臣手中的酒樽都已经放下了,几个老臣在旁边冷眼旁观,即使支持太子李乾的老臣心中也暗道太子糊涂,此事若是等到明日,上个折子说,那就是国事了,何必急于这一时呢?
武将更是拿眼瞪李乾,有乾一朝,文治武功都是进身之阶,然而不知道是怎么教导的,出了这么一个偏爱文官的太子。
李世龙以李寒战功办此宴,乃为庆功宴,太子却要在这个时候拿一个死在战争之中的文官来搅局,纯粹是给他们这些武将找不痛快。
倒是另外一群人现在很是兴奋,这一部分是一群年轻的文人。
他们是太子的拥趸,太子重视文臣,受益最大的就是他们了,若是以往,他们可没有坐在这个大殿的资格。
这些人看太子李乾一人卖力的谴责,其余大臣尽皆冷眼旁观,心中觉得需要站起来支持太子一把。
就在几人蠢蠢欲动的时候,一人快步而出,跪伏在地上喊道:“臣韩立弹劾晋王李寒,残杀大乾忠良,南疆刺史赵山死于晋王李寒亲卫之手,证据确凿,望陛下严查!”
李世龙看向韩立,开口问道:“证据何在?”
韩立从袖子之中掏出一封书信,开口说道:“这是臣好友,在七江县大牢之中给臣寄来的书信,他去南疆是为提审赵山,目睹了晋王亲卫杀害赵山的全过程,后又被晋王无故关押,这是他拼死送回来的书信。”
“晋王亲卫杀赵山,为的就是不让他被提审,其中定有猫腻,还请陛下严查!”
旁边自有太监接了,送到李世龙的手上,李世龙打开信仔细的看了,整个大殿之中鸦雀无声。
李乾则盯着李寒的面庞,想要从他脸上看出慌乱来。
信不长,李世龙很快就看完了,随后将信丢在一旁,转头看向李寒,开口问道:“此事晋王殿下可有解释啊?还有那杀赵山的亲卫何在?”
面对皇帝发问,李寒不得不起身回应,可惜李乾却没有在他脸上看到一丝的慌乱。
来京城之前,李寒就知道李乾一定会借此事对付自己,所以早就做好了准备,只是没想到李乾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
对此,他心中微冷:“原本想与你私下解决此事,既然你跳出来,那就怪不得我了!”
站起了身,李寒对李世龙行了一礼说道:“杀赵山的却是儿臣的亲卫赵东清,如今已经死了。”
李寒话音刚落,韩立立马说道:“定是晋王畏罪,将其杀害了!”
李寒、李乾和李世龙同时向着韩立看去,韩立这才意识到,这是皇帝、太子和晋王的对话,哪里轮到他这个外臣说话?
果然,李世龙大怒,说道:“来人,将这个韩立扔出去!”
随后所有人都将注意力放回到李寒身上,韩立虽然被扔出去了,但是他说的话留在了所有人心里。
李寒丝毫不慌,而是说道:“太子殿下,臣弟有件事情要问一问你。”
李乾有些奇怪的看着李寒,他不为自己辩解,却要问自己什么?
“太子殿下,不知您东宫之中是否有一名宫女,叫做赵婉?”
李乾一愣,赵婉他当然知道,毕竟那是杀人亲卫赵东清的妹妹。
这个事关重大,他不能承认,但是也不能否认,毕竟东宫之人皆是有名册的。
微微吸了口气,李乾说道:“东宫中宫女那么多,孤怎么会知道,你问这个干什么,与你杀赵山有什么关系?”
李寒转头对李世龙说道:“父皇,儿臣恳请查看东宫宫女名册,寻一个叫赵婉的宫女,她与赵山一事,关系重大。”
李世龙点了点头,说道:“准!”
此事不难查,只要到东宫找到负责宫女的领班问一下便知道,果然很快便有人带来了消息,东宫之中确实有这么一名宫女。
李寒重重的叹了一口气,面色悲痛的说道:“太子殿下口口声声说儿臣杀了赵山,说的像是儿臣亲手砍下了赵山的头颅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