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就给你这些啊?这也太薄待你了。
你好歹也是城里来的知青,有文化,长得又不差。他们能娶你进门简直是祖坟冒青烟了。”
苏甜一番话把金馨说愣住了,“可是,这样的彩礼在农村来已经是数一数二了。
要不是进宝他爹是会计,这些年攒了些家底,这些还拿不出来呢。”
“馨儿,你听我说,姑娘家结婚前身价高,没过门之前一定要多要些东西。
免得等你成了他们家媳妇了,生米煮成熟饭了,到时候想要什么就要不到了。”
“你嫁过去,就是他们家的人了,要给他们生儿育女,孝敬长辈的。
就是彩礼给上二百,再配上三转一响都不过分。”
“你说得也有理”,金馨有些犹豫,苏甜向来主意多,听她的准没错。
听到三转一响,她心里也有些火热。
是呀,女人这一辈子除了出嫁时风光上一回,其他还有什么时候能挣面呢?
“可是我担心丁家不同意”,金馨咬着嘴唇,“这彩礼都说定了,现在临时变卦会不会不好。”
苏甜悄悄弯了弯嘴角,“我教你个办法,保管他们不得不答应。”
两人耳语一番,金馨面色为难,可被苏甜劝说了一番之后,终于下定了决心,“成,那我就试试。”
杜南寻和周亮大半夜才到知青点,周亮本打算把自行车还回去,却被杜南寻拦住。
“明早去吧,这会儿人都睡了。”
“成。忙活半天,我是又饿又困啊”,周亮捂着肚子打了个哈欠。
杜南寻踹了他屁股一脚,“瞧你这出息,我箱子里有饼干……”
“杜知青,周知青,你们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啊?”
苏甜披着外套,端着油灯站在女知青的屋子门外,一脸关心问道。
“出去办了点事”,周亮对这个女知青有印象,叫苏甜,好像身体有些不好,挖红薯那天差点晕倒。
冷风嗖嗖刮过,周亮看着这女知青一脸惨白的样子,赶紧劝她,“苏知青,你早点休息吧,我们也睡了。”
苏甜不仅没进屋,还往他们那走了两步,“你们这么晚才回来,还没吃饭吧?
我给你们下碗面条吧,再卧两个荷包蛋。”
周亮眼睛顿时一亮,热腾腾的面条可比干巴巴的饼干好啃多了,“好啊好啊,要是不麻烦你的话。”
杜南寻却不假辞色拒绝,“我就算了,我不饿”,说完转身往屋子里走。
苏甜眼睁睁看着杜南寻走,连忙出言挽留,“沈知青,吃点吧,反正做一碗也是做,做两碗也是做。
肚子里有东西,晚上才睡得着。”
可杜南寻头也不回,几步就进了屋子。
周亮一脸期待地看着苏甜,苏甜一脸失望,想献殷勤的人走了,剩下个看不懂眼色的。
她有些泄气地说道,“周知青,你看天色也挺晚的,做面条又要揉面,又要备料……”
周亮期待的表情冷下来,他就是再没眼色也看明白了,人家的目标是杜南寻,自己就是个凑数的。
他撇了撇嘴,“那我就不麻烦苏知青了,吃点饼干就成。”
苏甜还没来得及说第二句话,周亮转身就走了。
苏甜一下清醒过来,刚刚被杜南寻拒绝,想到要花一小时给周亮做面条,她一下没控制住情绪,却没想到现在还把周亮给得罪了。
她有些懊悔地捶了捶头,周亮虽然跟杜南寻比起来是不够看,但比其他知青可好多了,早知道做个备选也成呀。
王玉慧这两天走路都带风,要不是孩子太小抱不出来,她高低得抱着全村炫耀一遍。
这可是大河村第一对龙凤胎。
谁能有自家这么好福气?
儿媳妇一生就生俩,哥哥随了他爹进文,壮实得不行。妹妹随了他娘,又可爱又机灵。
“要我说,就是我们家小红身体好,土地肥,进文种子好。
小红这才进门不到一年,我抱孙子孙女一下抱俩”,王玉慧放下手里做的小老虎鞋,笑得牙不见眼。
“哎呦,我可真羡慕你,我家那个不下蛋的母鸡要是能有你家小红那么争气,我就算这下闭眼也值了!”
“瞧你说的,你家梅子又不是不能生。”
“一撇腿一个丫头,都连生三个了,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怎么娶进这么个丧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