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养过什么狗?”
“笨狗。”
“狗没有笨的,比人强多了。”
王耀听老人的口风,又联想这片房子,猜测老人一定是妻子去世,儿孙不孝,对自己养的狗一定很有感情。
想到这里,王耀连忙说:“是啊,有些人不是人,还不如狗。”
老人听了,眼神中有些惊讶,他又问:“你们为啥想养狗?”
王耀说:“我们养的那条狗,被别人的狼狗咬死了,后来它给我托梦说,它已经投胎了,还想让我们养,我问它,你在谁家,它还没说话,我就醒了,虽然不知道它投胎到哪儿了,但是我们猜,只要我们去找,一定会找到它的。”
这故事编的实在不算高明,不过老人很是动容,叹了一口气说:“唉,人活着真是受罪,狗活着也受罪,投不投胎我不知道,咱们有缘,你们就挑一只吧!”
说着把他们带去北屋西侧的狗窝。
那里有个笼子,一只大母狗趴在那里睡觉,身旁是三四只小狗。
王耀看那只母狗,是土狗,一身黄毛,体型很大,虽然蜷缩着,却能看出来品相很好。
王涛指着一只黄色小狗。
老人小心地把小狗抱了出来,来到院子中央,把狗交给王涛,交代说:“一定要好好养。”
“知道了,我今天就给狗打预防针。”
老人点点头,摆手说:“走吧!”
王耀和王涛向老人道谢之后,告辞出来了。
出门之后,他们躬着身子,绕到房子后面,穿过一小片杨树林,跳进水沟,一路向北,绕到豆牌村,从薛牌村,回到了温牌村。
路上王涛一直问:”那李二狗要是以后找咱们怎么办?“
”找他找呗,咱们就说没要来狗,他本来就想坑咱们,咱们凭啥便宜他?“
”可你骗他了。“
”等小狗长大下了崽,送他一个就是了。“
”也行。“
回到本村,他们先带着狗去兽医家打了预防针,然后带到温晓慧家。
温晓慧、温晓乐、田麦麦、王亮正在院子里玩,见他们又抱了一只小狗回来,一个个兴奋地跑过来,抢着要抱。
王涛说:“你们别吓到它,我放地上,都别抱。”
说着把小狗放在地上。
大家就躲在地上围成个圈,一个个叫:“咀咀,小狗过来。”
小狗茫然无措,在地上走来走去。
每当向谁走去,谁就心花怒放地叫得更大声。
正在玩着,喜凤从屋里出来,看到又来了一只狗,心里求爷爷告奶奶:“哎呦,刚清净了几天,你们怎么又养了一只。”
王涛赶紧说:“婶子,这个狗好,能看家护院。”
“再好也是狗。”
喜凤发着牢骚,也蹲下来一起看小狗,很明显心里很是喜欢。
狗的事解决了,王耀王涛星期天就去了县城,花二百多块钱,买了一台杂牌傻瓜相机,让老板送了几节电池,又花五十块钱买了两卷胶卷。
得益于温永良赔的那一百块钱,他们的钱还有富余,正好可以留着以后买胶卷和洗相片。
回到家以后,王涛把相机放进一个木盒子,上了锁,放到了爷爷家,他跟爷爷说,那里面是他的玩具,不要告诉别人。
爷爷应了。
后面那两个周末,他们都是去王涛爷爷家,学习用相机拍照,傻瓜相机好操作,用完那两卷胶卷之后,他们的拍照水平已经够用了。
就这样,他们终于准备好了一切。
王涛一直对王耀不肯透露计划细节很不满,对此二人进行了一番谈话。
王涛:“准备好了,你打算怎么干,能说了吗?”
王耀:“不能。”
王涛:“那咱们总得有个计划吧!”
王耀:“计划已经在进行了。”
王涛:“我怎么不知道。”
王耀:“咱们村里大人们有什么变化?”
王涛:“没啥啊。”
王耀:“再想想?有没有改行的?”
王涛:“有,温永顺那伙人收木头了,田向东考了驾照,跟杨国信跑运输去了,估计明年就不种大棚了。”
王耀:“说对了,计划的关键,就是田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