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凤凰于歌 > 1.第1章 强加之罪(一)

1.第1章 强加之罪(一)

大魏,太延年间,帝都平城已是深冬。天色阴沉暗晦,云层低而厚密,寒风肆虐,呵气成冰,城中老人皆言:怕是躲不过的暴风雪。

平城巍峨的皇宫内,香壁本泥椒的温调殿,地上铺盖厚厚的毛毯,大雁羽毛制成的幔帐中,一身深色龙袍的皇帝侧卧于榻,微阖眼皮,似是休憩,手指却轻敲榻垫。半晌,缓缓问道:“出发了?”

静立于一旁的中常侍俯身行礼细声答道:“回陛下,怕是这会儿,安王已经快到了。”

皇帝微微颔首。

抬眼悄悄观察着皇帝脸色,中常侍奉承道:“安王对陛下一向忠心耿耿,必会尽心尽力,不负陛下所望。”

皇帝没说话,依旧是休憩的模样。

过了一会儿,皇帝才开口道“再过一段时日,也快到元日了。最近左昭仪那边就不要影响她的心情了。”

“陛下真是对左昭仪娘娘关心备至,想必娘娘体会得到陛下心意。”

殿内恢复安静,火炉中燃着西凉进贡的瑞炭,无焰而有光,光影斑驳摇曳间,看不分明皇帝的表情。

长安城,西郡公府。

虽远未及元日,西郡公府上及早挂起节庆的装饰。大红灯笼高高挂起,颇有几分喜庆温暖的气氛。

世人都知,这西郡公冯朗,是前北燕太子。

此时的北燕,已然国灭六年,冯朗当年为保北燕子民不受战争之苦,携全族归顺大魏,被皇帝赐封西郡公,举家迁至长安城。

因着前北燕太子的身份,大魏皇帝,自然对这位前太子诸多提防,幸而冯朗并无丝毫复国野心,一直谨小慎微,只求自己的退让成全族人的安宁。这几年,倒也风平浪静。

“娘亲娘亲,哥哥又抢走我的却鬼丸香囊。”伴随银铃般的声音,梳着总角的粉嫩嫩的女孩撅着小嘴,跑到冯夫人身边,扯着夫人的袖子撒娇。

这女孩八九岁的年龄,模样秀气,白嫩如玉的娃娃脸未脱稚气,眼睛大而有神,眼神清澈,此刻正轻锁眉毛,撅嘴瞪着随后跑进来的少年。

冯夫人轻笑,抱起女孩:“昕儿别气,小熙,怎么能欺负妹妹呢。”

这少年便是冯朗长子,冯熙,比妹妹冯昕年长四岁,已略显棱角,浓眉高鼻,面貌堂堂,平素里最喜欢捉弄妹妹,还是孩子心性。

冯熙辩解道:“母亲,这却鬼丸可是元日当天佩戴才能驱鬼辟邪,你看昕儿,今日就拿着到处跑。”

冯昕皱皱小巧的鼻子,吐吐舌头,扮个鬼脸:“驱鬼辟邪,这可不就是驱你吗?”

“昕儿咱们可是亲兄妹,我是鬼,那你也是鬼妹妹。”

“我才不是。”

“这可不容你不认,鬼妹妹。”

“娘亲!你看哥哥!”

“好啦好啦,”冯夫人安慰道,“小熙,去书房看看你父亲吧,待会该用晚膳了。”

“是,母亲。”冯熙拱拱手,朝妹妹坏笑眨个眼,转身出去了。冯昕还赖在夫人温暖的怀抱里,不愿起身。冯夫人揽着她,吩咐下人准备晚膳。

晚膳时分,主位坐着冯朗。冯朗身材高瘦,面容些许憔悴,大概这些年经历人生百态,虽仅是中年,心境已是沧桑,细看两鬓斑驳华发。平日甚少言语,和家人在一起才会多展露笑容。冯家妻贤子孝,亲睦和美。饭桌上儿女还会斗嘴撒娇,逗父亲一笑。

“父亲,”冯昕说,“今年元会的屠苏酒,该是弟弟第一个喝吧。”

屠苏酒是每年元会必饮的药酒,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而屠苏酒都是从最年少者饮起,取意少者得岁,贺之。冯夫人担心小孩子年龄太小,药酒过于猛烈,规定六岁才可以试饮少许。前两年最先饮酒的都是冯昕,今年弟弟冯照刚满六岁。

冯朗看着一向宠爱的小女儿,笑言:“你呀,是不是又想着什么坏点子捉弄照儿?”

“父亲怎能这样想我,我只是等不及看看照儿满脸通红的小模样呢。”冯昕回头笑嘻嘻地望着弟弟。

年幼的冯照眨巴眨巴大眼睛,嘴里还嚼着饭菜,腮帮圆鼓鼓的甚是可爱,还不知道小姐姐的心思。冯昕忍不住捏捏他的脸蛋。

晚膳后,冯熙随父亲回了书房,冯昕和冯照缠着冯夫人要听故事。

下人端来喜鹊绕梅的铜制暖炉,熏炭青烟袅袅,氤氲着热气,冯夫人被儿女围坐中间,绘声描述传说中却鬼丸的故事。说是有个叫刘次卿的人,通天眼能看见众鬼,一日看到一个书生,众鬼见了他纷纷躲避,刘次卿问此书生以何术避鬼,书生给他一丸药佩戴于臂,就能驱鬼辟邪保平安。冯昕听得入迷,便越发盼望元日的到来。

冬日里的长安城,天色昏暗的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