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亦如听到堂屋外传来木福安扫院子时的哈哈大笑声,忙说:“我的娘啊,您刚才都说了,我那是小时候,我现在可长大了。不馋了。” 高氏皮肤白净,不怎么晒太阳,细腻光滑,杏眼微眯,问:“不馋了,你怎么琢磨出这么好吃的饼?”"这梦是我在梦中经历的。” 木亦如眼珠一转,“娘,您觉得这个饼也很美味,您认为如果我们家制作一百张这样的饼拿到县城里出售,是否会有人购买?” “你是想挑战你父亲,现在转而说服我了?” 高氏吃完饼,手上带着一些油渍,她去厨房洗手,一边走一边缓慢地说:“家里的白面还有十斤,那是准备用来举办满月宴会做馒头招待客人的,还有过年包饺子吃的。今天你用了一斤面做葱花饼,现在只剩下九斤了。”“九斤能烙八十张这样的大饼。我决定了,我会做小一点的饼,烙上一百多张,每张卖一个铜钱,总共就是一百多个铜钱。白面、葱、油总共不到三十个铜钱的成本,这样我们每天能够赚取七十个铜钱。” “但如果卖不出去呢?” “县城里人那么多,肯定能卖得出去。”木亦如曾在前世看过古代《水浒传》,武大郎就是靠卖烧饼养活他和潘金莲的。而武大郎夫妇住在物价比乡村高的县城。她做的葱花饼和烧饼一样出色。 "你爹反对的事情,我也不支持。" "娘,那我拿三斤白面试试呢?" "还需要油、盐和葱呢。等你爹回来,我难以向他解释。你还是别试了。" 高氏的语气带着些许不悦。宠爱女儿可以,但不能纵容女儿拿家里的食物乱搞。木亦如再次感受到一文难到英雄汉的道理。 在前世,农村中有许多健康、勤劳的人,但由于穷困,不懂得变通和创新,生活非常贫困,甚至需要国家的救济。木康安回到家,看到木亦如想要尝试小生意被高氏拒绝的事情,忙着去自家的菜地松土,工作完成后,遇到正在河边洗衣服的木福安,便告诉了他木亦如的打算。回到家后,木福安特意去后院的菜地看望木亦如,发现她站在豆角藤旁发呆。于是高声说:“妹妹,天气这么热,你怎么还站在太阳底下呢?快回屋去吧。” 木亦如扭头看到是四兄弟中容貌最普通、但最勤劳和懂事的大哥木康安。她轻叹了口气,“大哥,谢谢你。” 木康安跟在木亦如身后,走到有些阴凉的树荫下,定定地看着她,低声说:“妹妹,爹以前跟我说过,我们的曾爷爷曾是个有钱人,家里有宅子、两百亩田,还有两头牛。但后来在做生意时亏损,一切都没有了。”"我的兄长,这生意是一个小规模的交易,启动资金还不到三十个铜钱。"
木康安认真地看着木亦如,低声说:“告诉你一个实话,我们家所有的银钱加在一起,还没有你说的那个数目。” 木亦如感到困惑。家里刚刚完成了十二亩地的麦子收割,怎么会突然变得没有银钱呢? “你刚才摔了一跤,或许有一些事情被遗忘了。你……”木康安思索片刻,决定不把父亲给木亦如治病花费了二两三分银的事情说出来,以免让她有心理负担。
木亦如低头,思考着,如果不能做铃医,那就去各村转转,给一些病人看病,先赚到点本钱再说。
怀着小弟弟的时候,娘托付了家庭的责任给我,嘱咐我要在家里守着,否则我就得去县城打工。木康安握紧了拳头。
今年春耕后,他悄悄地前往县城的大商铺咨询过,可惜人家不接受没有熟人做担保的未成年小工。随后他又探访了一些小铺子,但由于他力气不足且年纪未满,即便懂得一些字,每天的收入也仅限于两个铜钱,而且不包含饭食。
木亦如轻声提议:“如果我有些本钱,如果你和二哥能够烙出一百张葱花饼,拿到县城去卖的话,我们家一天的收入可能比你打一个月的小工还要多。”
今天木康安没有吃到葱花饼,但看到三个长辈吃的表情,他确定好吃,于是说:“如果我有银钱了,我一定支持你烙葱花饼。”
木亦如的眼睛闪闪发光,“你真的支持我吗?”
木康安点了点头。
木福安在厨房里的声音传出,“我也支持你。”
“还有我。”
“亦如,还有你四哥我!”
两个容貌生得七分相似的木华安和木庆安从堂屋后门走出来,他们望向木亦如的目光中充满了宠溺。
看着四个年轻的哥哥,木亦如的心感到温暖,于是她立刻分享了她的计划,打算去当铃医。然而,她没想到四个哥哥竟然一致反对。
木康安明明还带着一脸稚气,却很有男子气概地说:“你是个女孩子,绝对不能去抛头露面。”
木华安表现出担忧的神情,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