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
凤仙儿依然呆在院子里,腿早就跪麻了,换了个舒服的姿势躺着。
喜儿劝了多次,奈何她一直坚持想待在院中,只好为她在地上准备了席子和被褥。
她带着哭腔说道:“殿下,求求你吃点糕点,喝点水吧。你要再不吃点,身体是会出事的!”
她拿出一碗水和一盘糕点,递了过去。
“没事儿,我忍得住。母皇打仗时曾经被围困山林,三天三夜没有进食也都挺过来了。我才两天。
再说,万一被她知道你偷偷给我送吃的,肯定要吃苦头的。”
“殿下,您的身体金贵,千万不能有事。我屁股肉多,挨顿打,不打紧的。”
凤仙儿轻轻打了下喜儿的后面,果然弹性十足。
“就你这屁股,还真挺大,又翘,肉多。下次陛下再罚我,换你上吧。”
“殿下,你怎么说都行,吃点东西吧?”
她看了眼糕点和水,咬了咬牙,还是推开了。
“你先回去吧,我想点事情。”
喜儿看着虚弱的凤仙儿,无奈地端着东西离开。
忽然凤仙儿好像想到什么,喊道:“等等!”
喜儿一喜,又端过糕点,道:“公主,你想吃东西了?”
“不,你去把《孝经》、《德经》、《帝经》、《乐经》等书统统拿来,我要看书。”
“喏。”
虽然她没有想要进食,但能静下心来看书,也是一件欢喜的事。
喜儿为她点起数盏灯笼,照得小院,亮如白昼。
凤仙儿拿起书,仔细翻看了一遍,然后合上书,躺在席上,看着天上的星空,喃喃背道:
“父母在,子不远游,游必有方。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其为人也,可托以终身。”
“孝者,贵在敬亲爱亲、尊老爱幼。亲有所念,必躬必亲;亲有所求,必竭必尽;亲有所忧,必慰必问;亲有所病,必侍必候。”
“……”
几十页的《孝经》居然背得一字不差!
随后,又坐起身,拿起《帝经》,同样翻看一遍之后,躺下背道:
“帝者,至诚至德之人也。其为人也,大公至正,大信至坚。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以德行为先。”
“帝者,立于天地之间,承天之宠。因地之利,以人为本,治国以德。敬天道,守人伦,布德泽,安民生。”
“帝者,举直错枉,任贤使能。视民如子,视士如朋。恭己南面,垂手而治。务在养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帝者,心存天下,志在四海。知彼知己,能断能谋。思虑周详,未雨绸缪。见微知著,察颜知色。观人心,知世事。”
“……”
同样,一字不差!
随后,《德经》、《乐经》、《统经》……
喜儿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眼神之中闪着光芒,像个小迷妹一样看着凤仙儿。
同样震惊的,还有女帝和康安年。
女帝早就进入了东宫,她之前悄悄让人打开东宫大门,刚一进来,就看到凤仙儿躺在地上背《孝经》的一幕,至直她背了几本书,都未曾打扰。
康安年眼中,也泛着眼光,看着女帝,轻声道:“陛下,原来殿下有大才,简直过目不忘啊!这真是我大夏之福,天下之幸啊!”
女帝欣慰地点了点头,握了握拳头轻声回道:“果然……果然打还是有用的!!”
她想了想,又说道:“去让御膳房准备点吃食,龙虾鱼翅鲍鱼粥就行了,别搞太麻烦。毕竟饿了两天了。”
“喏。”康安年应了一声,悄悄走了出去。
……
终于凤仙儿把所有书都背完了,她将书都码成枕头状,垫在脑下,仰头看着星空,又不知在思考些什么。
“咕噜~”
凤仙儿的肚子又叫了,她摸摸肚子,自言自语道:“唉,再撑一天,明天再去找陛下吧……”
“什么事,还要等明天才能来找朕呢?”女帝的声音传来。
“陛下?”
凤仙儿一听,急忙从席子上站起,因为虚弱,再加上长久卧躺,身子还摇摇晃晃。
女帝上前一步,将她扶住:“没事吧?”
“孩儿无能,这才两天,就有些坚持不住了。不像您,被困三天,依然还能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