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第三张玉麻将上的内容:“11月1日,我在不听话的女人的下体里,钉进了一截木棍,她果真不得好死。”
“这一张是毛登水刻的字,”周东书给朱老师介绍说。
朱国华老师仔细地看了两页纸上的内容,他若有所思地站在窗子前面沉思了一会儿,说:“这是两个人的笔记,玉麻将上的字,不是毛登水刻的。”
“不是毛登水,那会是谁呢,现在一点线索都没有了。”周东书说。
“第三颗红中上的案子我知道。”朱老师说。
那是我在九州市局的时候,全市没有破的卷宗送给我审阅,因为女方的婆家人三天就要坚持下葬,女方的母亲告他女儿死得不明不白。
当时表面上看,那女的衣服穿得整整齐齐,脸上表情平平静静,没有发现血迹,身上也没有伤。
三天后就下葬了,后来女方的母亲上男方家闹了几次,自己心脏病发作死了,便再无人问津这件事。
今天看来,这个案子真的太草率了,丽百县是九州市最偏远的一个县,那里居住的人种复杂。
公安局条件简陋,没有法医,没有尸检。"
“从玉麻将上的说法判断,作案人应该是女方的丈夫,”周东书说。
“走,去九州市局,当年的卷宗应该在档案室,确认一下,如果案子真是玉麻将上说的那样,就不能让杀人犯逍遥法外。”
周东书和朱老师马上赶往长途汽车站,到九州市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十点多了。
有朱老师的身份,一路绿灯,很快就来到了档案室,朱老师拿到卷宗,从上面看到,报案人的母亲叫郭子兰,死者郭子兰的女儿叫陈会慧,死者的丈夫叫刘天辞。
死者被埋葬后,死者的母亲郭子兰上九州县告,没有结果,又上九州市上告,因为时间太久,人已埋了多时,距离太远,案子就暂时放下了,后来没人再告,一放就放了这么久。
“看来,死者的母亲,当时知道些什么,可惜也死了这么多年。”周东书说。
“不,真相就在那里,总有浮出水面的一天。”朱老师不愧是老刑警,做事雷厉风行,一点不输年轻人。
“现在马上出发,去丽百县,去找刘天辞对质。”朱老师说。
“是。”周东书和朱国华从九州市公安局出来,马不停蹄地再次来到长途汽车站,买了去丽百县的车票。
车上他们低声讨论起了案情,朱老师说:“卷宗上说刘天辞有个养猪场,下了车去肉市场打听一下,应该很快就能打听到。”
“好的,老师。” 周东书只要和朱国华在一起做事,他仿佛回到了自己职业警察的时候,那种神速爽快极了。
客车走的路极不平坦,好几次全部乘客都要下车推着车子走过沙坑,所谓的全部乘客不超过5个。
丽百县城根本就不像县城,只是有一排矮小的平房上面挂个牌子,牌子上写着单位的名字。
肉菜市场也不过是一间又小又旧的没有门的房子,房子里有一些洋灰台面,上面摆的几样新鲜的菜,一些大肉和羊肉。
周东书和朱老师直接走到大肉那里,售货员问:“几斤?”
朱国华用食指戳了几下大肉问:“这肉新鲜不新鲜?谁的肉?”
“你是外来户?咱们这儿的肉都是刘天辞家的猪场送来的,每个人都知道。”售货员没好气地说。
“同志,刘天辞家在哪个方向,我要的多,想去他家买。” 朱老师说。
“出了这门,一直往东走,差不多得走半个小时。”那个售货员说。
周东书说了谢谢,便跟着朱老师踏上了向东的路,边走边问,很容易就找到了刘天辞的猪场。
猪场没有围墙,所有的猪圈都是在地上挖的坑,那个叫刘天辞的男人,三十多岁年纪,正把一桶水吊着往猪圈里的食槽里倒。
他们走到他的背后,等他干完活,朱老师自我介绍道:“我们是九州省公安局刑侦一组的干警,今天来,主要核实郭子兰上诉一事。”
“我外母那是胡闹呢,上诉个啥,她的女子睡着死了,也不知怎么死的,我就睡在她旁边,我一点都不知道。”刘天辞说。
朱国华说:“有人说你老婆的下体里面,被人塞进去了一根木棒,是不是你做的?”
朱国华刚说完,刘天辞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
“你作案的时候,还有谁知道?”朱老师这样问,是想让他说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