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对父母的花式催婚,非常的不解,但当他们做了父母之后,就会自觉的加入催婚的行列,原因很简单,这事关传承和教育。
结婚之后,就会生孩子吧,孩子生下来,需要教育吧!作为父母,你准备教孩子一些什么?面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难道每次都上网去搜寻答案吗?总不能同一个问题,每次都给孩子不同的答案吧?
为了能教育好孩子,新生父母们,都必须先建立系统的世界观。
老人们常说,结婚生了孩子后,就长大了。很多老人也不知道,该如何去跟年轻人解释这句话的意义,所以就演变成了对立的催婚现象。
事实上,在没有孩子之前,年轻人从来不会去系统的思考人生,完全以自己的喜好为动力,在生活中奋力闯荡,不成系统,变化不定,稍遇阻碍,便会直接调转方向。最重要的是,对于帝国的孝道这种传统来说,没有孩子,是真真不能理解的。而有了孩子之后,为了孩子将来也能孝敬自己,那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以身作则,在孩子的面前,做足对父母孝敬功夫。
对于老人们来说,言语上的说教,随着孩子年岁的增长,早就苍白无力,而想办法让他们结婚生孩子,这是最有效的、最快速的,让他们理解孝道的方法。
为了新生的孩子,年轻的父母们,会以年轻人无法理解的速度,飞快的成长。而这,是语言、文字、书本无法达到的效果,即便年轻人早就能背下来这些经典的词句,也必须经历这特定的过程,才能真正的领悟。
小福年少时,也是令无数少女痴迷的对象,十里八乡有名的学霸,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被父母视作能改变全家命运的希望,他也因此,并没有像村里其他小伙伴那样,早早的成家立业,而是醉心考学,最后也不负众望,成了乡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并且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
然而他很快就厌倦了这日夜重复的生活,爱情也屡遭挫败,人到中年一事无成,昔日的天才少年,沦为了乡邻的笑柄,后来他干脆放弃了结婚的打算,四处漂泊,已经十几年都没有回过家了。
成名后,小福也没有心思重新考虑自己的生活,他早就已经习惯了一个人。女人在他眼里,就两种:像小环她们那样,可依靠的伙伴,或者以更能取悦男人为荣,无药可救的庸脂俗粉。
头顶着多个头衔,他却把工作,全部推给了伙伴们,自己仍然逍遥自在。但是,在漂泊的路上,他总能在人群里,找出那些天赋异禀的人,为四大护法和名下的团队,源源不断的,送来优秀的伙伴,并再开高端局,比如菁英部队,比如华家,比如夜郎。
当他遇到叶千月的时候,他能看出来叶千月不简单,绝对是优秀的伙伴。但是,仅仅是两次见面,却几度让他休眠已久的情感,重新萌芽。
上章说到:小福千月回家见了千月的父母,这让他想起了阔别已久的亲人,吃饭的时候,他便暗自决定,不招募叶千月,而是跟她,继续把这“过场游戏”,玩下去。
晚上,夫妻俩就三观、婚姻、家庭、爱情、生活,教育,包括死亡等各方面,进行了充分有效的沟通,达成了重要的一致,并签署了多项重大的合作协议。
“情况就是这么一个情况,所以,看到你们一家的相处状态,我确信我自己被你坑了。你们家完全不是问题,但我们家,我是真没什么信心。
我父母兄弟们呢?就是普通的农民,不,农民都算不上,就是农民工,因为没有足够的地可以种。典型、市侩的农村人,那些乡下人专有的劣性,什么贪小便宜、偏心、嫌贫怕富,乱嚼舌根、斤斤计较、喜怒无常、不讲道理,他们全都占了。我爸还特别有控制欲,稍不顺心就会给脸色看,大吵大闹,但又不肯负责任。”
“哪有人这么说自己家里人的?这明明是纯朴好吗?”
“大侄女啊,家家的情况不一样,早年呢?我还回家过过年,但每次都是兴致勃勃的回去,灰头土脸的出来,这不,后来干脆就不回去了。年纪越大越不敢回去,越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他们。”
“你……不会想省略这个过场吧?我OK啦!”
“本来呢,从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是现在情况就不一样了,将来咱们怎么去教育我们的孩子呢,就像养猪一样把他们养大,然后让他们自生自灭吗?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未来的人生,会跟我一样迷茫,得找个够他们做一辈子的事情,教导好他们,让他们心甘情愿去做,这样至少,他们的人生不会太空虚。”
“那就回去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