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教书是为了育人,这是帝国几千年的国学传承。师傅授艺,不是简单的教给徒弟一门手艺而已,最重要的,是要教他怎么用好所学所悟,是要传下技艺中所蕴含的道意,是要对自己弟子的品行负责的。因此弟子对师傅的尊崇敬重,也是要远高于父母长辈的。
而自由联盟,在品行方面,则完全遵从年轻人的天性。教育,自自由联盟诞生起,就是简单的知识传播而已。
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的发达,社会分工的精细化,知识的传播与应用,对人品的要求,越来越低。工厂的工人只需要机械性的,掌握一部分工序的操作规程,然后像机器一样,按设定好的程序,周而复始的的简单操作就可以了,至于人心是善是恶,完全没有关系。
联盟的这种模式把人类机械化了,但也把效率和容错率最大化,同时也把失误成本最小化了。这让联盟仅用短短几十上百年的时间,实力就超越了几千年沉浮的帝国,让帝国不得不跟进这种机械的教学模式。只有古老的武林门派,坚守着师徒传承。
未来集团的建立,却将人类从联盟那种机械的模式中解放了出来。前面说过,未来集团的工厂,没有招募过一个工人,机械的工作,包括打扫,都是用智能系统操控机器来完成的。
而这种滚雪球一样的发展,却让龙小福不得不担心人类的未来:智能系统能代替人类完成几乎所有工作,那人类存在的意义,又在哪里?文明,又该何去何从?龙小福因此不敢贸然改变世界。
也因如此,未来集团能给人类带来什么转变,至今没有人知道。未来集团只是发售了几款不痛不痒的产品而已,不仅价格高昂,而且限量供应,有价无市,还禁止转售。都没有人知道未来集团哪来的钱,组建的深空探索先遣队?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采购材料,制造出的空天战舰这样的大件。
行星发动机对人类的依赖性,让龙小福觉得:人的品行,仍然是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因而有必要,让人们重新认识帝国传统的师徒传承模式。而人类存在的意义和文明的方向,只能更期望于深空中的探索了。
上章说到:黄颖在绿水村立足,成功建立口碑,霸占来的农家小院也渐渐的热闹起来,到后来,求医者络绎不绝,小院已经可以用门庭若市来形容了。
光靠小兰的帮忙,已经无法支撑运转,他们又请了村里的两个小伙子,加入了队伍。
黄颖虽不失怜悯之心,却也只是个20出头的小妮子,从来不会为了看诊,失了生活的本心。
每天清晨,也不理会院外人群的喧闹,必定要美美的吃好早餐,化个简妆,打扮一番,四人准备好之后,才会开门接诊。天还未暗,必定关门休息,无论忙与不忙,每周还会用一天的时间,去大山里走走,放松放松。若非性命攸关,从无例外。
这天晚上,小兰正与自己女儿洗漱好,准备睡觉的时候,却接到了黄颖的电话:
“什么情况?不是说了下班不打扰的吗?”
“明天休息,你把预约都推了,咱们去市里嗨一把,享受下夜生活,我有大事要告诉你。”
“要死啊?明天有两个插队的重症,人家可疼着呢!什么大事你说不就行了吗?”
“不行,这事儿,必须要有仪式感。病人要是受不了,让他们去镇里的医院先住着。”
“你个没良心的,亏我之前还觉得你是个人美心善的侠女,这会儿就放着病人不管了!”
“侠女现在要泡澡按摩、泡吧、吃夜宵、邂逅小哥哥,把口水擦一擦,准备好出发,我等会儿就来你家接你啦。”
“行吧!”小兰吞了一下口水,挂断电话。
一夜放纵后,俩人回到小兰家,双双躺在床上,回味着昨晚的快乐时光。
“我说,你不是有大事要告诉我么?再不说,老娘可要睡着了。”
“大事就是:我拿到医师资格了!”
“你不是有证的吗?这东西还要年审重考?”
“不是帝国的行医资格证,是华家的医师认证许可。”
“哦!就是你说的那个……开馆授徒,对吧?在哪呢?我看看。”
“哈哈,看不到,不给发什么文件的,两个月后就在华家举行授冠礼,不过现在,已经可以开馆授徒了。”
“我们天天忙里忙外,不算医馆吗?”
“当然不算,你见过连招牌都没有,里边只有一个救命药箱的医馆吗?
我们以后可以在院门上挂上医馆的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