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百曦顿时激起一阵鸡皮疙瘩。
皇帝陛下,原来我这么多年都看错你了——原来你不是忍辱负重所以心思深沉,你就是脑子有病。
叶百曦叹了一口气,最终还是没能把这句话说出。
因着无言以对,他只有以万能回复答之:“臣惶恐。”
叶百曦过了这一日就开始忙碌起来。
他先使人雇了一群书生,三两个说书先生,然后扔给他们几张故事纲要。替他打下手的皇帝派来的一个女官,样貌只是中等,难得在博览群书,阅尽才子佳人的话本。后宫皇帝的小书房,被她看管时藏了一个抽屉的话本,结果让不幸中招的只爱看龙阳的陛下怒而发作,正好被求才若渴的叶百曦随手要了出来。
叶百曦给这些书生的故事梗子比较简略,讲的是一大户嫡子,母亲早逝,父亲娶了其姨母做继室,结果继室因为嫉恨死去的姐姐对其大加迫害.....前半段,除了必要的修饰,简直是皇帝的亲身经历。
不过,重点在后半段。继室害得男主双脚残疾,受众人鄙夷。早早定下的未婚妻子也因此毁了婚。他天生聪慧,四书五经读尽,却失了科举的资格,后又被赶尽杀绝......
故事的前半段主角受尽人世凄凉,后半段却是承难而起。
负责撰写的书生感到非常不忿:“为什么要这样写!?继母陷害嫡子,父亲不闻不问,这本就是不慈!就算是孝道,不才也不理解其为何依旧要对父亲满怀孺慕!?”
叶百曦在这点上很是赞同——常人就算做不出皇帝陛下杀母弑父的行为,也必定会有所反抗。天朝自古以来推行的就是以直报怨,以牙还牙。
不过孝道大如天,就算多数人如是想,敢把这私下的共识掀出来的人却是极少。
所以传话的女官转告了雇佣的书生:“孝道应是大如天。你身为读书人,连这点都不知道么?”
书生怒而投笔,愤然站起。
女官又说道:“你是个书生,怎么还不如我知道‘欲扬先抑’的道理。”
书中的主角和皇帝陛下自然是大不同的性格。他年少而好学,性情温良恭俭,可以说是无所不好。但是这样的人在话本里却还差了些许——女官说道:“这里不好。他应当是真性情。这里加上一段:他知晓那女人是他继母,亦是亲姨母,所以他便很是亲近那继母,凡事都听从继母,也真心对她,只是每每亲慕她,就被她利用其年少纯真,令其招惹其父的不满,背地里挑拨离间,当面却要做个好人。因年少早慧,慢慢就琢磨到什么,沉默了下去。”
女官读尽话本,自然知道怎样的故事让人看着最爽快。前半段主角越是受尽折磨,被那恶人折磨得越狠,后半段他扬眉吐气,恶人遭受报应的时候,读话本的人就越会觉得痛快。
她这样一一说来,又与说书先生细细讨论了,便一一推敲出了个究竟。
暂且不论女官如何凭自己的喜好与说书先生编写话本,叶百曦做了基本的准备之后就开始跟随宰相大人修订律令。
当今的宰相也是旧年司府的故旧,见到叶百曦的时候还略微吃了一惊。不过皇帝既然让他协助制定新律,宰相便也没有多说。
新律在陛下的监督下缓慢地成型,书生们撰写的话本在众人齐心合力下也进入了尾声。新律的条例在朝堂自然免不了引起争议,不过也没有话本开始流行之后引得众人如惊弓之鸟一般蹦跶。
这部名为《夜鸣歌》的话本,一改往常话本才子佳人的风格题材,讲的是一位少年的成长史。少年受尽迫害,垂死之际得遇高人,于是一夜之间时来运转,一飞冲天。
正是众人最为喜闻乐见的故事。
叶百曦查验时并没有关注里面的每个细节,只是在某些部分务求真实地提供了一些大家都常有的阴私做法,又扯了几件前朝到今朝大世家里见不得人的大案来改名换姓地编进去,把主角的家族整个弄成了见不得人的阴暗大宅。
其中又多有草菅人命,触犯忌讳之处。
不但是主角,连主角后来患难而交的小姑娘家中都插了好些有明目可查的隐私事进去,不明了的人看个热闹,明白的人看个心跳。
这样流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律令也修了个十之j□j。宰相大人每每看到皇帝和叶百曦商量出来的修正条例,都有一种自个儿正在积极作死的感觉。就这样到了九月秋凉时候,刑部发了最终本的大律书,朝堂内外顿时一片沸腾。
参政知事摩拳擦掌,正打算与皇帝据理力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