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手,一同走进新华书店。
冯家成的包容和尊重,逐渐减少了她内心的迷茫。
他愿意对待她好,支持她阅读,而不是让她成为那些一生辛劳、只会务农的乡村妇女。
也许,他就是她的理想伴侣。
然而,当夏梦最终在书店里没有购买任何书籍时。
冯家成理解了她的考虑,她也明白冯家成的苦衷——在外用餐不会引人注意,但携带新书回家就会被人看见。
新婚的新娘不应该沉迷于阅读,而浪费金钱。
她明白,回到小山屯后,人们肯定会传言,冯家成的家人也不会满意。
因此,夏梦综合考虑后,最终没有购买任何书籍。
“真的不想买一本吗?回家看书解解闷,也挺不错的。”
冯家成站在新华书店门口问道。
“真的不买!”夏梦坚定地回答。
“为什么不买呢?”
冯家成再次追问,夏梦只好解释:“咱们以后要生活在农村,那里的条件并不太好,钱得省着花,买一本书也要花不少钱,这可不是明智的生活选择。”
“而且,如果别人看到我不太干活,却整天看书,说不定会议论纷纷。”
冯家成考虑了一下后说:“别人怎么议论我并不在意。”
“但你说我们的生活条件不好,这点倒是说得对。”
“确实,我们需要想办法改善生活。”
然而,现在还存在一些不太简单和轻松的法规和管理,例如“投机倒把”。
在公社卖鱼,由于地方狭小、人员众多,很容易被当场查处;而在城里卖鱼,不仅要与生产队和家人报备行踪,还需要小心地避免被抓住。
因此,他需要更仔细地准备,或者探索其他途径。
幸好今天来到县城,这也是一个机会,冯家成也可以考察一下县城市场,检验自己的技能和眼光,看看是否有发挥的空间。
夏梦听完冯家成的话后,心中有些忧虑,但更多的是兴奋。
她忧虑的是,冯家成作为一个生产队社员,力求改善生活可能会引来批评和干涉;但她兴奋的是,冯家成对待农村生活的态度给她带来更多希望。
离开新华书店后,冯家成带着夏梦前往县城西市场。
县城西市场是该地居民日常购买食材和生活用品的地方,尽管粮票和肉票仍然有效,但现金支付已经普遍接受。
管理和规章制度固然存在,但最终能够成交就已经很不错了,不必要过于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