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乱世孤女 > 第一百二十三章 如此祖孙

第一百二十三章 如此祖孙

当年她背景离乡,带着满身心的伤痕和仇恨,带着对亲生儿子的担心与不舍,来到了明国的寺庙出家。

那段时间,除了她之外,前前后后还有不少像她那般有过悲催不幸的女人为了复仇为了孩子而和那个神秘人做了交易,后来在来的路上,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她才在送她们来明国的的人那边得知了神秘人的身份,居然是高高在上的天子!

然则,一群充满仇恨的女子来到了明国的不同寺庙,时光流转,渐渐地不少女人被就真的信佛了,加入了佛教,还有的不信佛的,随着时光的流逝已经慢慢地淡忘了曾经的苦痛,要不然就认命了….

于是,她们都渐渐地失去了报仇的执念,也便没有了动力去替那天正皇帝办事了,天正皇帝天高皇帝远的,也管不了她们那么多,不过见她们没什么作用,也就放弃了她们这支力量,同样的,也不会再护着她们的孩子了。

于是她的孩子,就在那一年之后,开始被余思思那贱人一次次的祸害,那时余思思已经守得云开见月明了,取代了她陶雨芳的位置,成了宁府的女主人。

陶雨芳的孩子被余思思陷害的,声名狼藉,最后还被驱除出了宁家族谱,成了一介庶民,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

背着仇恨生活的生活的确很累,陶雨芳也不是没想到就此遁入空门,从此,不过问俗世,陶雨芳至此还记得当初有一个比她还不幸的女人甄玉琴,那个女人不仅仅被小妾给陷害的失去了位置,连她的孩子也被害死了两个,仅剩下的一个孩子还因为一次高烧,而成了聋子。

可是那个苦大仇深的甄玉琴最后也选择了放下仇恨,皈依佛门。甄玉琴决定放下仇恨的时候,对陶雨芳说:“原本以为这世上,自己是最苦最悲的,可是这么些年来,呆在这寺庙里,看着这是庙里来来往往的香客,听着她们的故事,才发现,这天下人都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悲伤。忽然就觉得自己没那么可悲了。”

那话对陶雨芳的触动很大,可是陶雨芳正要放下仇恨的时候,就听到了她的儿子,被驱除出了宁氏族谱,她心头的恨,再也平不了了,凭什么余思思那贱人和那贱人的孩子霸占了她的一切,抢她的丈夫,害她的儿子,却能活的好好的,而她却要落到这幅田地?

既然老天不长眼,不给予陶雨芳该有的恶报,她就只好亲手来报了!

可是她一个弱女子,无权无势的,如何能伤害得到如今已经成了名门贵妇的余思思?唯一的一条路就是借高位人的手了,要借天正皇帝的手了,只要天正皇帝金口一开,余思思的噩梦就要开始来了。

天正皇帝自然不会无缘无故的帮陶雨芳,估计连谁是陶雨芳,天正皇帝都不知道了,所以要报仇,唯一的办法就是做出让天正皇帝注意的事。

于是陶雨芳这么些年来一直不停地做着她答应天正皇帝的事,借着尼姑的名义,以开导的名义,行着“蛊惑人心”的事,败坏明国的民风,败坏明国的和平。

那么些年来,她的确蛊惑了一些人心,使得一些人心中的贪婪、暴戾等阴狠的一面扩大开来,为了达到某种欲念,不择手段。

但是那些人一来身份不高,二来能力有限,就是再怎么贪婪、暴戾也祸害不了多少人。对于泱泱明国,无数的民众来说,他们不过就是一朵微不足道的浪花,掀不起什么大害。

而那些身份高,能力强的人,一来不会去她所在的小小的寺庙,二来,哪怕就是见到了她,也难被她蛊惑、挑唆。

直到天正皇帝驾崩了,她依然没有机会做出能够引起天正皇帝注意,让天正皇帝记她一功,她好求恩典的机会。

就在她要绝望的时候,她遇到了箫芸,起初是见箫芸绝色的外貌,就知道她是个祸水,而慢慢地发现箫芸是箫将军的女儿,又同蒙丹国的十王爷,明国的和亲王以及蒙丹国现在的皇帝有联系。而且根据她得到的情况,这三个叱咤风云的男人对箫芸都产生了情愫,这绝对是祸水啊。

陶雨芳(静息师太)原本只是想让箫芸做个祸水,引起刘世晨和赵宽的不合,两国的王爷斗起来,绝对可以掀起大浪的,而陶雨芳到时候只要按照蒙丹国的皇帝洪熙皇帝的意思,试图挑唆箫芸按照洪熙皇帝希望的方向去行事,那么洪熙皇帝还能不答应帮她收拾仇敌吗?

于是静息师太就认准了箫芸,经过多次同箫芸的接触,静息师太也明白箫芸不是个可以被轻易说动的人,所以,静息师太计谋着联合对箫芸仇视的箫婉和箫老夫人,一同害箫芸,直到箫芸退无可退,到了绝境之后,还不得求着她静息师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