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禄上,一朝功成名就就美妾成群的,将她这糟糠妻弃如敝履的,她可真就“悔教夫婿觅封侯”了。
箫芸的一番话,说的赵宽心花怒放,他就喜欢那句“结发为夫妻,白首不相离”。气得肖安堂差点跳脚。
这一计又不成,肖安堂只愁得白发直冒。
不过尽管因为自己的计谋一再不成而气恼,但是肖安堂不得不承认他很羡慕赵宽,赵宽如今已经落魄到了要死遁到这穷乡僻壤了,仍有绝色美女相随,而且美女还不逼迫他去争取功名利禄,只一心和赵宽过着安贫乐道的日子。
想他肖安堂当年辞去太医院掌院的职位,前往药王谷的时候,他的妻妾们那个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惨状,甚至有些不惜要求“和离”,有些干脆就自己逃了,那种场面同往日里争风吃醋的场面想对照,实在是令人寒心。之后只有一妻一妾陪着他到了药王谷,可是那个妾虽然随同他到了药王谷,可是当她看到药王谷的荒凉时,也开始闹腾着要回京,好说歹说就是要他重新博取往日的辉煌,最后见肖安堂态度坚决,那个妾就日日风言冷语相向,再也没有过一次好脸,平白地给他添堵。后来她终于还是耐不住清苦逃了。
好在还有妻子陪着他凄风冷雨地呆在药王谷,才使得他不会对红尘寒了心。可谁料想,妻子陪同他在药王谷呆了五年之后,当有一日,他们的孩子进谷来,请求他们出谷享福的时候,见他没有出谷的意愿,妻子还是毫不犹豫地跟着孩子走了。
他忘不了妻子临分别时对他说的话,她说她尽力了,她尽力让自己适应药王谷的生活,只是药王谷的生活实在是太清苦了,得自己种菜,得自己砍柴,得自己做饭等等,凡是都要自己劳心劳力的,甚至连个可以说话的人都没有,她实在不想再过这样的日子了。
赵宽不怨恨妻子,她随着她吃了太多的苦了,少年夫妻,陪着他吃尽了苦头,可他一朝功成,却纳妾成群,甚至一度有宠妾灭妻的倾向,让自己的妻子受小妾的气,后来他由于种种原因要放弃一切前往药王谷的时候,又是她陪着他走过了最初的最难熬的5年,他明白那五年来妻子究竟受了多大的罪,他也明白早在他一个接着一个纳妾的时候,她对他已经渐渐的没了情,那五年在药王谷的相随,不过就是为了全今生的夫妻缘分罢了。
妻子并非吃不了药王谷的苦,那一切苦,妻子都吞得下,因为她曾经就是这么过来的,她真正要离开的原因是因为,见他肖安堂已经能够适应药王谷的生活了,她已经对他仁至义尽了,不必要再为了他受苦了,她可以问心无愧地去享享清福了。她最后把要离开的过错都归到她自己的身上,而不肯对他据实以告,也不过就是担心,他肖安堂听完真实的原因后,会觉得太亏欠了她,而跟着她出谷,和她相守到死。
因为她已经不想要他相陪了。只想要和他断地彻底,所以也说出了那般绝情的理由来,好让他断了念想。
他原本不知道真实原因的时候,的确恨过她,可当无意中从她和他们孩子的谈论中得知这个真实的原因时,只觉得心中悔恨交加,最后就放手成全了她。
肖安堂真的很羡慕赵宽,羡慕他能这么早的就看清谁是可以陪伴自己一生的人,而全身心的投入,没有分散自己的情去给那些浅薄的女子,因而不会伤害到可以陪她一生的那个女子。而不像他,本来可以有个老来伴的,可却因为自己的年少荒唐和滥情,而将这个可能给亲手摧毁了。
肖安堂这么想着,就不想执行洪熙皇帝的任务了,他想在有生之年看到起码有那么一对人可以相伴到老,想看着这对从开始就知道珍惜彼此,并且一心一意的眷侣,真的白首到老。
他更不想成为毁掉他们之间的如此干净的感情的棋子。
可问题是他也不过就是个死士,虽然带着神医的名头,但本质不变,死士如何能够不听从主子的命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