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宽道:“皇兄,臣弟愿亲往华城迎接。“
李国忠道:“怕是不妥。”
赵宽道:“有何不妥?”
李国忠道:“世晨信中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和萧芸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不希望现在宁静的生活被打破,写信前来只是为了报个平安。和亲王您贵为王爷,亲自前往华城迎接,必将惊动当地官员,到时候,世晨和萧小姐的身份只怕就暴露了。”
清平皇帝道:“如果不知道他们还活着也就罢了,如今既然知道了他们还活着,断没有令他们流入民间的道理。迎接他们回来是必须的,这是父皇欠他们的,也是我们刘氏欠他们的。倘若他们只想安静的活着,朕会遂了他们的心愿,封刘世晨做闲散王爷,为萧小姐找个好夫家。”
李国忠道:“皇上仁德。只是萧芸也就罢了,毕竟她只是个女子,如今亲人皆已离世,况且她父兄都是忠君爱国之人,并没有与人结下什么私仇,那怕世人知道她还活着,也不会有人会与她不利。不过世晨就不一样了,当年他就是因为被他的兄弟派人追杀才狼狈地逃到明国的,如果洪熙皇帝得知他还活着,只怕世晨的处境危险了。”
赵宽道:“李将军说的是,据说当年天正皇帝有意将皇位传给世晨,这才给世晨招来了杀身之祸。天正皇帝杀弟弑兄而登基,本就难以服人心。再加上他继承皇位并没有天正皇帝的传位圣旨和玉玺,所以蒙丹国那边的君臣多有怀疑,天正皇帝属意的是刘世晨。所以倘若他知道了刘世晨还活着,定然不会善罢甘休的。”
清平皇帝却忽然笑道:“这天正皇帝的玉玺说不定还真的在刘世晨的手上。如此一来,朕更要公开刘世晨的身份了,朕还会给他崇高的荣耀。”
赵宽道:“皇兄您想让刘世晨和洪熙皇帝斗起来,好让蒙丹国内乱起来?”
清平皇帝道:“不错。既然蒙丹国那边有盛传过天正皇帝属意的是刘世晨,那么就不会是空穴来风,尽管这些年在洪熙皇帝铁血手段的压制下,沉寂了下来,但蒙丹国相信这个的君臣肯定不少。况且刘世晨他是我的外甥,帮他夺取他该得的,帮他报仇雪恨也是应该的。”
李国忠道:“可是皇上,世晨他这些年因为皇位而经历了那么多生死劫,似乎已无心于皇位,只想要平静的生活。”
清平皇帝道:“这可由不得他。为了我明国的江山社稷考虑,我只能这么做,而且朕会尽力护他周全的,况且等将来他真的当上了蒙丹国的皇帝,他只会感激于朕。所以朕担心的不是这点。朕担心的是他如果真的继承了蒙丹国的皇位,会不会像他的父兄那样,也对明国刀剑相向。”
李国忠道:“皇上宽心,刘世晨他是丹朱公主的孩子,丹朱公主一生都为两国和平努力着,相信她教养大的孩子,对两国和平是怀有诚意的。”
赵宽道:“这可不一定,如果他真的对明国没有一点野心,一心想要吞并明国试图称王称霸的天正皇帝,如何能属意让他来继承皇位?”
清平皇帝道:“朕也有此担心,所以现在我们好好地对刘世晨,有恩于他,让全天下都知道他能成为蒙丹国的皇帝,是朕的功劳,这样将来他再对明国动兵就会使人觉得他忘恩负义。不值得追随。”
李国忠对于皇室血脉间还这样算计有些心寒。但自古帝王之家都是如此,因此李国忠只能在心里深叹口气。
赵宽道:“皇兄圣明。那臣弟明日启程前往华城?”
清平皇帝笑道:“呵呵,你去还真不妥。”
赵宽急道:“还有何不妥?”
清平皇帝道:“别忘了,你答应了母后要在今年元宵宫宴上挑选王妃的。”
赵宽道:“臣弟心中已有人选了。”
清平皇帝饶有兴致地道:“哦,是那位名门闺秀虏获了和亲王的心啊,快快说来,朕好给你赐婚,母后也好放下心事。”
赵宽红着脸道:“不急,等臣弟带她回来,再请皇兄赐婚不迟,何况她还没及笄呢。”
清平皇帝:“带她回来?是萧芸。”
赵宽道:“皇兄英明。”
清平皇帝沉吟道:“只怕母后不会同意。”
赵宽焦急道:“为何不同意?”
清平皇帝道:“她当年同世晨一同掉入悬崖,之后两人一同逃命,这些年又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了那么久,母后自然会担心他们已经日久生情了,就算他们没有日久生情,他们独处了那么长的时间,萧芸的名节终究是受损了。”
赵宽道:“皇兄,那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