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海商 > 第二十章 千里之外

第二十章 千里之外

俗话说的好“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往往就有那么一些躲在背地里的小人唯恐天下不乱,盼着别人倒霉。

就在唐一鸿帮着刘墉处理案子的时候,距离江宁城很远的广东已经流传起了一个天大的消息“立海商号东家唐飞因为走私犯罪数目巨大,被知府刘墉判了斩立决了!”

按道理来说,即便坐着洋人的油轮也不可能在短短两三天之内从江宁赶到广州,可是偏偏这消息它就像模像样地传播起来了,而且成了街头巷尾那些生意人闲聊的笑话。

原本如果只是子虚乌有的消息也就罢了,可是奈何唐飞现在真的死了,若广州那边前来查看,怕谣言就要成真话了。

这还真应了曹雪芹说的那话“真作假时假亦真,假作真时真亦假!”

世上的许多事情往往就是这么传到后人耳朵里去的,其实说白了大多都是子虚乌有的胡乱编排,只不过经过有心人的琢磨之后,故事便的更加生动,反倒比真事更加容易让人记住了。

唐飞的死讯刚刚在广州传开,“立海”商号的十数家铺子就立刻涌满了来要帐的人和要求退股的人。

他们怕什么?当然是怕唐一鸿这个小崽子扛不起他爹那份家业,到时候帐要不回来,红利也没了,甚至连本金都可能赔到里面去。

不过好就好在广州与江宁仍有那么一段距离,要验证唐飞的死讯还得花些日子,这就使得“立海”商号在广州那十几家铺子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在广州总理大局的是从唐一鸿爷爷那辈就开始任大掌柜的“铁算盘”黄铜,此人今年已经五十有六,可是精力仍然非常旺盛,把每件事情都能处理的妥妥当当,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来。

不管是外面来的洋人,还是广州附近的奸商,他都能用非常圆滑的手段对付过去,使那些人对他佩服不已。

在听到唐飞死讯的时候,黄铜是死活不肯相信的,毕竟唐飞是他看着长大的人,人品怎么样他最清楚,要说唐飞走私,那简直是无稽之谈。

可是“无风不起浪”,他心里头也有些担心,于是便写了封信,将广州现下的情况详详细细地叙述了一番,吩咐最亲近的伙计连夜坐船赶往江宁,而且做的就是被国人称为奇技淫巧的外国油轮。

待伙计走后,黄铜便开始着手处理广州商铺混乱的事情,先是摆了酒席宴请所有的股东和相与,当然也包括海上船只最多的东印度公司负责人和内河船只霸主的漕帮帮主。

席间,黄铜向众人详细分析了“立海”商号这些年的情况,因为在江宁的根基比较好,所以能够将大量的北方货物通过运河进行周转,在广州和北方赚取差价,生意还算红火。

虽然因为唐飞这几年不太管事,“立海”的在其它地方的生意大多没落了,但唯独广州和江宁的几十家商号和名下的商船仍旧保持兴旺态势。每年都能进账大量的银子,所以股东们根本就不用担心红利的事情,更无需担心本金的问题。

这番话说的在座众人是心服口服,甚至有人私下里说“即便唐飞死亡的消息是真的,但只要有黄老爷子在这位子上,‘立海’的生意就不会倒,股东们也能年年分红,外国商人和漕运上的人都有钱赚。

实际上黄铜一席话大多都是空话,没有多少内容是真的。只因朝廷这几年对海运的管辖越来越严格,从江宁驶出去的船只除了通过运河往直隶一代去之外,就是沿着东海北上,仍然是要用来给朝廷服务的,私人是绝对没有权利利用商船进行海运的。

就是这个原因,导致“立海”商号的货物只能通过陆路运往广州,这样一来,运量小,耗费大,每年根本就赚不到什么钱。可是唐飞又不愿意放弃老祖宗传下来的铺子,因此就不死不活地这么延续着。

再者,他也不肯舍下江宁的生意跑去广州跟十三行抢生意,他认为那样不仅风险大,而且还会留下不顾祖宗家业的骂名。

现在倒好了,他中了毒,两眼一闭就过去了,但是却把这个烂摊子交给了唐一鸿,交给了这个对做生意并不感兴趣的现代人。

广州那边算是被黄铜一席话给骗住了,可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到时候要是拿不出银子来,怕担负的骂名和责任会更多。

而江宁这边的唐一鸿却对此完全不知道,他现在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报仇之上,不过却是利用律法报仇,而不是江湖上的寻仇,因为他不想成为一个江湖人,他要真正融入大清的官场,大清的上流社会!

刘墉已经按照唐一鸿的吩咐,将府衙内所有的差役和家眷都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