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秋风下长安 > 第二十一章 秋风落叶下长安

第二十一章 秋风落叶下长安

夏末六月的太原留守府中,蝉噪声声,浓荫遍地。

柳暗花明间,通往正室的回廊下似有一个女子倚柱而坐。李世民绕过一丛木槿,才看到是四十岁上下的姨娘万氏,头梳盘桓髻,身穿蓝半臂素长裙,靠着廊柱在无声抹泪。

他以为她仍然是在为被捕送长安的亲生儿子李智云担心,脚下微微一顿,万氏已抬起头来,看到了他。

“姨娘,我有急事要见爹爹。”李世民说着,继续朝向正房父亲的卧室走,没有停下来安慰她的心思。

但万氏却拦住了他,做个“等等”手势,自己扬声向正寝窗内叫道:

“老爷,二郎有事求见呢!”

李世民略觉别扭——他和父亲之间向来亲密,只要想见父亲,无论白天夜晚,基本上都是敲门即入,很少还要叫人这么严肃正经地特意“通报”……皇帝还没当成,家里的规矩倒先立起来了吗?

但通报过后,窗内的一片窸崒声,以及被父亲叫进去后的触目所见,却让李世民立刻明白了万姨娘是好意——

李渊身边,有两个正忙着整鬓理衫的陌生美女。

一个长挑身材,眉目灵动,另一个珠圆玉润,容色艳丽,两人都是二十岁刚出头的年纪,见年轻的李家公子进门,目光都直瞟过来,一掠即移,却又忍不住再回看几眼,两个女子在李渊身后交换着目光,掩嘴而笑。

李世民也扫了她们一眼,心下稍稍有点不自在——母亲过世后,他对新出现在父亲身边的女人都没有好感——便回过头向父亲行礼参见,说明了来意:

“刘文静好不容易才劝得始毕可汗答应向我们供应千匹战马,爹爹为何只肯买下五百匹?当前我军人数虽多,却极缺骑兵,爹爹也是知道的啊!”

想了想,又有点负气地补充一句:

“义士们都说,假如府库资财真的不够,大伙宁可自己出钱,也不能看着五百匹珍贵战马再被突厥人原样牵回去!”

倚坐在床榻上的太原留守李渊叹了口气,以手扶额,懒懒地问:

“你这么慌忙急促地冲进来,就为了这点小事?”

“爹爹!”李世民忍下涌到唇边的一句话——战马的事再小,也比大白天跟女人调情事大吧?

见儿子怒目圆睁,真的着急上火动了气,李渊反倒笑了,边笑边数落:

“我还以为自己养了个聪明儿,原来却是小傻瓜!也难怪,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你哪里知道这买卖交易的道理!人家拉来一千匹马卖给你,你就欢天喜地照单全收?让始毕那老家伙知道我太原府库家底丰厚,之后再运过来几千匹老弱病残,外加用不着的骆驼牛羊什么的,要我们全数‘买’下,你买是不买?”

“……”李世民发呆。

“儿子啊,”五十岁的唐公叹息,“冲锋陷阵,跃马扬弓,你算得上是一把好手了,可这跟老狐狸们斗心眼的事,你还嫩得很哪!去吧,别听那个没深浅的刘文静胡说八道,爹爹自会跟突厥人哭穷求赊,用五百匹马的价钱把一千匹全留下来给你……”

说到这里,李渊想起了什么,沉吟一下,问道:

“世民,这次突厥人提出来,要派他们的骑兵来加入我军,助我南下长安取江山,你以为如何?”

李世民也想了想,眼前闪过突厥人在太原集市上肆虐的那一幕,不由得皱了眉,答:

“回爹的话,突厥人狼性十足,一进中原就以抢掠为乐,如果加入我军,眼下我军又无法制约他们,纵容他们扰民的话,辛辛苦苦树起来的好名声就全毁了!这些天灵寿贼帅郗士陵等人不断率部属来投奔,还不是因为爹爹有仁厚爱民、军纪严明的美誉?为几千突厥骑兵而失掉民心,不合算呢!最好只要突厥良马为骑,儿等精选我汉人勇士,组建军纪严明、忠心不贰的马军,这样不但易于驱使收发由心,而且……”

他顿住,咬了咬下唇,道:

“而且,将来我军与突厥人总要有决裂大战的时候。如果军中精锐都由突厥人把持,我们又拿什么去打人家?”

布满皱纹的眼睑漾成两条弯缝,李渊有些费劲地支起身子来,拍拍次子的肩膀,慈祥微笑:

“说起治军用兵来,你总能跟爹爹想到一处去,连你大哥都没这份悟性呢!好吧,就是这么着,你去把这番意思告诉刘文静,此次他随那个执失思力回突厥去,不妨多带些金银绸缎,遍贿始毕可汗身边人,尽量少带兵、多带马回来。再有,其实爹爹最担心的,就是我军南下长安时,北边的马邑刘武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