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痛不是没有过,可是这脱离系统的十七年,陈秋灵才真正意识到治愈伤痛有多么困难。
以往靠着系统,什么伤筋动骨都可以用兑换来的东西治疗,甚至瞬间满血、起死回生。
可是这十七年里,陈秋灵却只能处处小心,万分惜命。
虽然说不至于每时每刻都置身危险,但是陈秋灵对于铆钉镇孤儿院里的那些孩子可是记忆深刻。
大家都是小孩子,况且他们并不像陈秋灵一样是穿越者。
也就是说,这些孩子竟然都引起了陈秋灵的反感。
陈秋灵可以理解:在底城这样资源匮乏的大环境下,任何可用的资源都是稀缺的。
所以平日里哪怕是食物和水这样的必需品,都是捉襟见肘的。
这一点,“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他更是体会深刻。
孤儿院时常会有一些陌生人来拜访,他们有的是来托养,将自己的孩子寄养在这里。
当然,也有的人是来给孤儿院捐助物资的。
每当这些人来到的时候,就是孤儿院的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
按理说,这本来是很好的事情。
可是陈秋灵只感到有些荒谬。
那些带着物资来孤儿院捐助的人,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孩子在这里过得好不好。
可笑的是,他们的孩子甚至都不一定认得自己的父母……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在陈柔的督促下,每当有人来捐助物资,孤儿院的孩子们总是十分的乖巧懂事,对她的话言听计从。
可是陈秋灵真的为这些底城的人感到悲哀。
他们带着物资来到孤儿院,期盼着陈柔这个孤儿院唯一的护工能够在保持相对公平的前提下给自己的孩子稍微倾斜一些。
只需要一些就好。
甚至多少还是有点放心不下,他们还时常会在临走前,把自己的孩子叫来,偷偷再给一些吃的。
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当自己离开之后,孤儿院就立刻变了一副样子。
院子里的孩子们立刻就好像变成了一个个大人。
他们有的或许是因为平日里实在太饿了,会立刻吃完自己分到的食物。
随后,就会盯上其他人的那一份……
不过也有些孩子会选择把自己得到的食物小心翼翼地藏起来。
总之最后的结果就是:有些人吃了自己的,还抢了别人的;也有些人只是藏了起来。
导致不过多久,每个人手上就都没有了食物。
陈秋灵对此就只是漠然一笑。
他自认或许是从前自己依靠系统叱咤风云的日子过多了,或多或少都有些何不食肉糜的感觉了……
普通人为了活命,竟然可以自小就“培养”出这样恶劣的习性……
实在是有些大跌眼镜的感觉。
陈秋灵也期望过陈柔会有什么举措,可是后来才发现,陈柔根本就不管这些。
她不是管不了,只是不想管。
底城人最基本的就是谋生能力,这是常识。
陈柔已经做了自己能做的。
她已经给了这些孩子最基本的“公平”——那就是在每次有人送来物资和饭点开饭的时候,她保证分发到这些孩子手里的食物都是对等的。
这就是她能做的。
而后的事情,她就不会再去多管了。
她当然知道这些孩子会有人吃不饱,可是毕竟粮食有限。
再者说,身为一个底城人,没有去竞争的能力和意识,以后走出孤儿院要怎么活命?
到那时候,谁又会像援助孤儿院一样援助你?
陈柔对这些孩子的心思简直太了解了,其实倒不如说,她已经见多了底城人这样的作为……
从幼儿到成人,这也是她从事护工多年后才逐渐了解的。
她也不知道是天性使然还是环境影响,似乎偌大的底城就没有过那样理想中的安静日子。
她从来没有在底城人的身上看到过,在孤儿院做护工这么多年了,也没有在这些孩子身上看到过。
陈秋灵将这些尽收眼底,可是他终究也无能为力。
且不说在没有系统的帮助下,重生之后的他与普通人无异。
就算是有系统的加持,他也不会做出扰乱一个“生态体系”的事情。
扰乱一个文明应有的进程,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