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王妃吴元樊,住在任家贵客的庭院,靠在软榻上,对着吴嬷嬷摇头叹息。
“这梅家到底有些底蕴,药王谷的传承居然瞒的这么严实,梅家的玖娘是不舍得嫁出去的吧!”
吴嬷嬷跪坐在吴王妃脚下,有些忧愁的说道:“咱们家舅爷和太子都要纳的人,真要娶给小少爷吗?”
吴元樊也有些拿不定主意,很是不舍的说道:“我是真看上了梅家玖娘,她崇文会上的所说所做我真的极为喜欢。”
“要不要去信问问舅爷?”吴嬷嬷给从小伺候的小姐出主意。
“来回要三四个月,也不是不行,只是怀沣怕是不愿。”吴元樊对跟着伺候梅家老祖的儿子很是无奈。
吴嬷嬷也无奈的笑着说:“小少爷能放下身段,耐着性子跟着梅家老祖,怕是不会愿意放下梅家小姐。”
庆阳王妃有些后悔的说:“当时真不该逼着他去递探花帖,如今真是为难。”
十月初,梅家和任家在各城府的书斋印坊,与各地合作的商家,在各地合作选址建设梅家幼学。
梅家幼学,幼学按三岁至十二年岁,开设不同班级,学习文史算体四门主科,艺经药技四门副科,使用梅家的新编教材。
十一月末,梅家老祖带着大周四老,几十个先生和两百学子回到梅家青山镇。
十二月末,梅家幼学八门科目,十个年级的教材校对完,开始新版印刷。
各州府镇村,梅家幼学建设了两百三十七所,实施全免学费和捐赠模式,在各地发布了公告。
泉阳城周边,梅家和吴王府共建的水泥坊和红砖坊日夜不停,在漠北边境建造了八百里长城。
庆阳王府和梅家合作的梅家极品竹纸,洁白无瑕柔韧细腻,供大周朝官用和书册印刷,专印的暗线竹纸账册,深受商家喜爱。
平阳王府和梅家合作的梅家竹草纸,虽淡黄粗糙,却吸水性极好,便宜又实惠,作为生活用纸销量极大。
东阳王府和梅家任家合作的琉璃坊,结实明亮的大块玻璃,销往大周各府,小有资产的人家,都换了便宜的玻璃窗户。
中州城陆家和梅家任家合作,在中州各城府的商铺,销售梅家的各类纸品和琉璃制品,承接各类琉璃器皿定制和书册印刷。
晓玖此时正在刚建好的文渊阁,并不知庆阳王妃再次去了青山镇。
文渊阁五楼楼顶,琉璃瓦铺设的八角亭顶,下面是青色大理石,彩色琉璃瓦片和玻璃纱幔围绕的阁间。
砖石土水泥砌成的实心柱子,全部被仿砖实木包裹,空心的火墙和保暖柱,贴满了琉璃片。
晓玖拿着图纸,检查每层的保暖和供水系统,陶制的管道工程,上层的供暖保温,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梅家五爷和九爷沧桑了许多,说话间的声音嘶哑却精神抖擞,梅安不停的把晓玖让梅家十五娘记录的方案传了出去。
舒儿歌儿趴在桌案上打着算盘,计算着晓玖刚让统计的材料数据,鱼儿英儿捧着账本匆匆放入旁边的阁间。
娟菱拿出新的账册,统计记录七八个箱子的出入材料账册,娟秀和青嬷嬷在清算每日的人工和银子的进出账目。
冬日里两场大雪,文渊阁五层的供暖和出入水系统,经过修改试用之后,终于可以开始内部装修和摆放定制的家具。
过完年不久,庆阳王和王妃来到青山镇梅家,再次为嫡幼子提亲梅家玖娘。
元月十六日,梅家十七岁的梅玖莨和庆阳王嫡四子,十九岁的沈怀沣交换了庚帖定下婚约。
晓玖始终没有机会以真面目视人,她已经很久不曾被人见过面容,梅家和身边人,她自己也似乎忘记了她的容貌。
婚礼定在来年九月,文渊阁和四个学院那时也基本完工,晓玖的嫁妆和婚礼,由少夫人和七婶娘九婶娘操持。
七婶娘很早就给了晓玖两个绣娘,住在西苑帮晓玖准备了些绣品,晓玖给了少夫人二十万两银票,便不再过问嫁妆的安排。
庆阳王和庆阳王妃回到王府,并未能带回始终没有回过王府的沈怀沣。
庆阳王回府几日后,还是找到了庆阳王妃说道:“我怎么看着梅家并不十分愿意定下的婚期?”
庆阳王妃吴元樊笑道:“那梅家玖娘若是你的庶女,你可愿嫁与沣儿?”
当了王爷不到十年的沈郢褶摇头,自得的端起琉璃茶杯说道:“父亲看了崇文会传回来的文章,说若是男子会是一方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