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娇娘敛财手册 > 第20章

第20章

三舅舅梗一下,低声道:“我皮厚,不怕扎。”

停灵七七四十九天后,外祖父的棺椁入土,三舅舅晒的纸也好了。

杨萱与三舅舅一起将成纸一张张从烘壁上揭下来。

这就是原纸。

得到原纸后,再用排笔和毛刷将事先调好的涂液刷到纸面上,晾干压平,就得到漂亮的纸笺。

纸笺光洁如玉,隐约有好看的暗纹。

三舅舅笑着问她:“萱萱,你给纸笺取个名字,叫什么好呢?”

当时水田衣正时兴,三舅母就穿了件灰蓝、青碧和湖绿几色拼接而成的水田衣。

杨萱随口便道:“水田笺。”

三舅舅和煦地笑,“好,就叫水田笺。”

这样清雅的通达的三舅舅,绝不会不知道被家族逐出是怎样的后果。

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就像前世的杨萱,纵然手里捧着上千两银子,衣食无忧,可事到临头,谁有能给她撑腰,给她依靠,还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何况被除族,根本不可能带走公中的半点财物。

三舅舅不曾有过差事,也不知是否藏有私房银子,倘若两手空空地出去,他又如何安身立命?

杨萱辗转反侧大半夜,第二天一早,两眼乌青地跑去正房院。

辛氏正站在门口,低声跟文竹吩咐早饭,瞧见杨萱,将手指压在唇上“嘘”一声,“你爹爹连日赶路太过疲累,现下还睡着,你跟阿芷说声,今儿上午就别过来了。”

杨萱点点头,同样压低声音道:“娘写信给三舅舅,叫他来京都吧。大舅舅不要他,萱萱要,让三舅舅住咱们家里。”

辛氏骤然又红了眼圈,哽噎着道:“萱萱真是长大了,总算你三舅没白对你好。我稍后就写信,三舅舅知道你挂念他,定然很高兴。”

杨萱慢慢踱回玉兰院,从长案最底下的抽屉里取出一只小小的木匣子,匣子里装着她攒下来的私房钱。

她跟阿芷一样,从六岁起,每月都有二两银子月钱。她平常没有花用的地方,最多就是趁春桃春杏出门的时候,让她们带回一把窝丝糖来,也不敢多买。再就是灯节或者庙会,自己做主买几样好玩的小物件。

这三年已经攒下来五十多两银子,倒是还有十几只过年得来的小小银锞子。

合起来约莫六十两。

如果辛渔来京都,十有八~九是不会在家住的,杨萱想把这些银子送给三舅舅,两个人省着点花用,用上三五年不成问题。

打算好,杨萱稍微安下心,铺开一张裁好的宣纸,准备替三舅舅抄卷《金刚经》以保佑他不被邪祟入侵。

而此时杨修文已经起了身,正与辛氏一道吃早饭。

辛氏便提起杨萱,“……最近懂事许多,你不在家的时候,就指望她跟阿芷陪我解闷。刚才也说,要写信给三舅舅,让他住进咱家。我也是这个想法,不如让三弟进京,彼此也好有个照应?”

杨修文叹一声,“三弟真是太令人失望了,当时扬州有头有脸的文士都在场,知府老爷也派了门客过去观礼,还有秦铭。他路经海陵,特特赶了去。真是颜面尽失啊……你写信吧,他要是想来就过来,给他寻处安身之地。”

秦铭也曾在白鹤书院就读,跟杨修文和辛氏都认识。

辛氏便问:“秦铭去海陵干什么?”

杨修文道:“他近日得了盐运使的差事,正视察淮南盐场。具体的,我不便多问。”

盐务向来是朝中之重,盐运使又是个肥差,杨修文避嫌也是应该。

辛氏点点头,忽地想起一事,迟疑着问:“秦铭是不是跟随了靖王?”

启泰帝年事已高,精神不济,今年开春将六部交给了几位皇子掌管。太子负责吏部与兵部,而靖王负责的就是户部。

若非自己人,靖王怎会允许秦铭掌管油水这么足的差事?

杨修文未答,却也没有否认。

不否认就是默认了。

辛氏心里有数,低声道:“中元节时,阿萱曾问起太子,她说太子虽暴戾,但当今圣上相信他,愿意将江山交给他,咱们身为臣民,也只能顺服。我听着也有几分道理,太子已是名正言顺的储君,倘或更改,于黎民百姓而言未必是好事。”

杨修文摇头,“瑶瑶,这事儿势在必行。当年岳父在世时,跟靖王有过协议,岳父合书院之力助靖王登基,靖王则应诺以后立白鹤书院为江南第一书院。这次,大哥还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