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道:“从军火库送来的五十门火铳全部分线投进战场,昨日哈达尔率军气势如虹,在城下乌泱盘旋,不要命的搭起人梯以命拼上城墙。将军审时度势,命兵火将士操控火铳射出第一枚药弹。火光灼天,战马长嘶,周围的勾答军皆被炸飞,引以为傲的骑兵阵型被冲乱,顷刻间就打散城下包拢的人海。”
这是数百年来在诸多国战场上第一次出现热/兵/器,火/药/弹的威力足以令全部人心惊胆震。
人们对未知事物一贯抱有畏惧心态,何况火门军事武器,这一炮炸得勾答主将当场发懵。
重斐没有心软,随着第二枚第三枚,连续十余枚火/药/弹的投射,哈达尔精心筹备的大军势力就这么被炸破成齑粉,军心溃散。
“勾答军大乱,将军率十八万人马出关击杀,破了他们的阵型,傍晚前就朝安林雪山去了。”
安林雪山曾是勾答王庭与祁国西北边关划分出来的安全地界,双方约定过不得踏足安林雪山,给彼此一个战略点的平安缓冲区。
后勾答王庭首先毁了誓约,利用骑兵的优势将安林雪山周围地带全部扫平合并,强行纳入他们的地界范围。
若祁军撕开安林雪山,就破了勾答王庭的第一道关口。
白宣问:“大人,你认为安林雪山该不该打?”
许林秀目光闪烁,遥遥眺望远方的连成一线的火光:“打。”
战略缓冲区自古以来都是兵家首要的核心区域,在约定好的前提下,谁进犯谁就是战争挑起者。
祁军能在勾答王庭毁约失去战略区,且落势的劣况下坚持数年,还把他们从西北驱逐,可以预料曾经的困境有多煎熬漫长。
白宣长叹:“若解放安林雪山,今后祁国的安宁可至少延保三十年。”
当初将涑州及沽州境内的勾答军全部驱逐且收复失地后,祁军没有趁势追到安林雪山。
过去休养生息的两年里,重斐更未冒然带兵压过。
不是不想打,安林雪山地势环境独特,有天然屏障,易守难攻。
祁国的骑兵不比勾答军,勾答军在这片环境中是天生的战士,且他们想进攻,就得卸除屏障,此举并非朝夕内可以完成的工作。
白宣道:“大军压运了十门火铳至前线,火药威力凶猛,可以顷刻间把屏障炸开。”
定西关最高城墙上可隐约遥瞩安林雪山,许林秀似已望见山脉边缘弥漫的硝烟,战火重重。
天亮了。
战火拢于定西关上空,小雨绵绵,烟灰飘舞,视野仍显灰暗,城脚下尚余几处火坑没有熄灭。
有士兵陆续交替着出城清扫,搬运伤兵回城。
就在城门后方,军医为靠着墙坐在地上的伤员包扎上药,一辆接一辆运送粮物的货车停下,给暂时不便挪动的伤兵发放粮食和水。
白宣道:“大人不必担心,此战定会大捷。有大人和军火库相助,又是将军亲自统帅,勾答王庭已无胜算。”
两日一夜无眠,许林秀眼睛干涩。
平素虚弱的身子此刻充沛着无尽力量,他饮了一杯参茶,到城下慰问伤员。
正午过,边关鼓声再起,声声催进,大风扬,旌旗猎猎。
重登高楼,守城的一众将士和许林秀皆望见远方不断闪烁着金黄色的烟火明光。擂鼓声在响应传回的讯号,频率激昂,阵阵响动,为前线击鼓助威。
将士们目光饱含骐骥和激动,在等待中焦灼,竭力克制心绪。
微小的雨丝拂乱许林秀的鬓发,落下几绺。
没有整冠梳理,许林秀把置在一侧用绸布包裹的东西取出。
一面古朴漆黑的琵琶。
见此情形,白宣像是想起什么,目光闪烁。
许林秀抱起琵琶席地而坐。
他目视安林雪山的方向,手指落于琴弦,铮——
当日他在红尘阁与重斐相遇时弹过一曲十面埋伏,今日今时,应着声声战鼓,琵琶再起。
琴声浩浩荡荡,威严催进。若万千大军压境,夹卷雷霆万钧之势,金戈铁马,战火连天。
许林秀将这首十面埋伏弹了很久。
鼓声不停,琴声不止,连指尖渗了血珠也未曾觉察。
这一次,他并非孤山下烟雾朦胧的那轮冷月,而是等待爱侣回家的平凡男子。
不知又过几个时辰,许林秀湿润的眼睫一颤,凝聚在绽放的一道道绿色烟光下。
琵琶声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