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因为古代对于当兵的,和现代是完全不一个态度的。在现代,当兵就是光荣的,是深受百姓爱戴的。可是在古代老百姓的眼里,除非是家里真过不下去了的那种地痞流氓无赖,好人家的儿子,谁去当兵啊?就算是当兵有补贴,那也是送命的事情,傻子才会去干呢。
所以,胤禛才会想办法慢慢的扭曲大家对士兵的看法,日后,也得普及政治课这种东西才行。虽然它会让人昏昏欲睡,但不得不承认,它的威力是很大的。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开始高考哦~~~祝全国所有的考生都能超常发挥O(∩_∩)O~~~
186殊荣
最让人觉得吃惊的是完颜成烈的册封,因为这是头一批从军校毕业出来的成绩优秀的学生,同样又是在战场上立了功的,所以额外封了正四品的二等侍卫。
军校和军功,两个缺一不可,胤禛也很明白的说了,从军校出来的,起点就比别人高。更何况,也没有人规定说军校出来的就必须去打仗啊,军校只是锻炼人的嘛。
经过这次的战争,军校再次走进八旗眼里,而完颜成烈等人的晋升,又让不少人做出了将儿子送到军校的决定。不求他们上战场立功,只求他们站的起点比别人高一些。
另外,胤禛册封的人里面,还有好几个是汉人,虽然职位不是很好,但这是汉人头一次在武职上站住脚跟。往常,尤其是顺治和康熙在位的时候,虽然也有汉人官员,但他们很不放心汉人。
向来枪杆子里出政权,虽然他们不知道这句话怎么说,但他们非常明白,军权才是一个君王立身的根本。所以,那些汉臣,就比如李光地,生的再快坐的再高,也永远只能是文官。
这几个汉人的晋升,更是向天下表明,满汉一家亲不是皇上说说就算了,而是拿出了实际的行动,从现在开始,汉人和满人,只要是为大清着想的,就一定能在朝堂上面找到一个位置。
就算是有些满人不满意,但人家是拿了军功上台的,是实打实的本事,你若是不服气,你自己也拿军功去啊。
大老爷儿们比较好奖赏,官位什么的,给一个加一个,也就都打发过去了,但是上了战场的护士们,那些姑娘们,可就没办法奖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