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族长说说这个事情,你府上事情多,过两天就该回去了,等嗣子过继好了,你也就不用太担心了,我留下来照顾怀瑾一段时间。”姑太太笑眯眯的说道,反正她是儿女双全,年纪也不小了,家里婆婆还在,赵奎也不是个胡来的,索性就留在平州城照顾侄女儿一段时间。
舅太太虽然有些不好意思,却也没推辞,就像是姑太太说的,她事情比较忙。上面没公婆,虽然有时候是没麻烦了,但也有时候是很不方便的,就像是这时候,男人要出门,家里没个主子就不行,所以她也不能在平州城多停留。
让崔瀚去请了族长,姑太太和舅太太则是亲自去了杨俊达家,请了杨启正夫妻过来。开门见山的说了过继的事情:“怀瑾到底年纪小,俊达这年纪,正好能照顾怀瑾……”
族长摸着胡子笑道:“既然你们决定了,我这边是没意见的,俊达的父母也是通情达理的,早就知道这过继的事情,能将俊达过继给元正,他们也是很乐意的,我来之前,翻看了黄历,时间比较急,衙门来催了好几次,正好明天是好日子,这过继,不如就定在明天?”
双方都没有异议,于是族长就回去准备过继的事情了。其实也不用多准备什么,因为之前已经准备了一大半,只半天时间,祭告祖宗,给杨元正上香,跪拜行礼,然后改写族谱,这事情就算是完了。剩下的半天功夫,正好能让杨俊达搬过来。
因着之前不确定嗣子要选谁,所以这嗣子的孝服就没做。现下杨俊达搬过来,针线房就得熬夜将这孝服先做出来一套了,怎么也得让杨俊达第二天能穿上。
杨俊达带过来的东西只有两箱子衣服,剩下的十几个箱子,不是笔墨纸砚就是书本画卷,还有些玉石摆件和奇石古玩,大大小小的摆满了半个院子。
崔瀚这些天倒是和杨家的人相处不错,这会儿就蹲在院子里帮杨俊达看人收拾屋子:“你们族长是答应,一年孝期之后,就让怀瑾上京,到时候,你跟着去不?”
杨俊达一边示意人将摆件儿放在博古架上,一边慢吞吞的说道:“自然是要去的,怀瑾以后就是我亲妹妹了,她年岁小,自己上京我怎么能放心?再者,明年的秋闱我不参加了,下一次秋闱还得再有三年,我陪着怀瑾进京之后,还打算找个学院呆一段时间,京城的学院和我们杨家的族学肯定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