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昨儿去族长家里的时候就穿的这样,大中午的,又闷又热,这粗布衣服还磨的慌,一天下来身上都是红印子。
杨怀瑾何曾受过这样的苦?晚上又想亲娘,想着不哭,还是哭了半夜。这会儿起床,眼睛就肿起来了,秋霜忙拿了冰块给她敷,她却有些不耐烦:“行了,不碍事儿的,我到佛堂去,你们就别跟着了,等会儿陈妈妈过来了,就让陈妈妈去请示一下姑母,准备一些姑母和舅舅喜欢吃的东西。”
秋霜忙应了一声,冬冰则是跟着杨怀瑾出门。
在去佛堂之前,杨怀瑾先拐到正堂,里面挂着白布影像图,上了三炷香,磕了头,她这才往佛堂去。其实她对念经这事儿不太熟练,娘亲早些年说过,小孩子家家,不能经常念经,尤其是女孩子,念的多了,一颗心就念死了。所以她对这些佛经,还真是不太熟悉。
不过祈福的也就那么几卷,她随手拿了一卷,一边念,一边捡佛豆。
冬冰守在门外,听着里面低低的声音,;略有些含糊。忍不住在心里叹口气,老爷这一走,只剩下了姑娘,以后也不知道日子要怎么过了,姑娘的意思是要上京。
可是,这杨家的人,总不能全部带去京城。她虽然是姑娘身边的大丫鬟,但她老子娘可不是伺候姑娘的,她也舍不得自己的老子娘,不知道这剩下的,姑娘会怎么处置。是还了卖身契打发回家,还是留在族里,分到别人家里。
自己要不要求求姑娘,将自己的老子娘也带走呢?只是,陈妈妈一家,再加上高平一家,秋霜姐又是姑娘最近得用的,这人已经不少了,姑娘也不知道是怎么打算的。
想了一会儿,她换了个姿势,自己今年也有十八了,若是跟着姑娘,那就得守孝三年,等姑娘出孝,再想起她们的婚事,那就得二十多了,这年纪也确实大了些。
不如求求姑娘,就说自己在家里配人了?
正想的入神,就听有人问到:“你们姑娘在里面?”
冬冰一抬头就瞧见姑太太正站在不远处,忙上前行礼:“回姑太太的话,我们姑娘正在念经,还有半个时辰才能出来,姑太太可是有话要吩咐?”
姑太太摇摇头,扶着丫鬟的手到佛堂门口去看了看,小小的姑娘缩成一团,念一句,捡一颗佛豆,浑身缟素,小脸更是瘦削惨白,姑太太心里就忍不住一片酸涩,自己兄嫂命薄,留下这么个独苗苗,没个亲生兄弟,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