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不然一会儿人多了,她还得忙,就没空了。
楚瑾扒着梳妆台看她:“娘,这个红红的是什么?我想要胭脂,这个给我抹一点儿可以吗?娘,这个簪子好好看,我想要,我什么时候能带簪子啊?娘,你看我点了眉心,是不是用这个胭脂点的啊?”
乔柔随意敷衍的嗯嗯啊啊两句,收拾妥当,就赶紧拉了她往外走:“咱们去给祖母请安,到时候要说什么你记住了吗?娘昨天晚上教你的。”
楚瑾忙点头,她又不是一两岁,这会儿记性也还算不错,就给乔柔重复了一遍儿。
等她们娘儿俩到的时候,二夫人是正好领着二房的孩子们到老太太的院子门口。这当然不是巧合,今儿毕竟是老太太的好日子,所以两妯娌是商量好了一起过来的,乔柔这边出发,那边也有人去通知了二夫人的。
三房的孩子则是楚瑜的带领下一起过来的,父母不在,楚瑜这个当大姐的就挑起了梁子了。
一群孩子见着面儿,就开始叽叽喳喳的说话,女孩子们说说头花裙子,男孩子们就有些沉默了——大好的日子,谁也不想说功课。
进了门,就见老太太满脸笑容的坐在上首。
“给老太太请安,恭贺老太太寿辰,祝老太太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乔柔和二夫人先行礼,妯娌两个一起开口,共同贺寿,老太太高兴的忙点头:“好好好,你们的孝心,我知道了。”
于是乔柔和二夫人让开,先是男孩子们一起上前行礼。接着是女孩子们,也是行礼问好。这只是一天的开头,得等楚侯爷和二老爷回来了,才算是今儿寿宴的开幕。
众人落座,女孩子们就上前将老太太簇拥在中间,叽叽喳喳的说好话讨老太太欢心。
楚侯爷和二老爷是一个时辰后回来的,他们今儿得参加朝会。衙门请假是前些天就说好的,今儿倒是不用再跑一趟了。
人都到齐了,就有丫鬟上来摆了蒲团。楚侯爷和二老爷各自带着自己的媳妇儿,磕头贺寿,然后送上贺礼。楚侯爷送的是一个玉如意,二老爷送的一根野山参。乔柔和二夫人则是送了亲手做的衣服鞋袜。
等他们四个让开,就该轮到小孩子们磕头了。小孩子们的贺礼就简单多了,自己抄写的孝敬,自己做的手帕,自己做的抹额,自己被先生评了优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