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穿书咸鱼被病娇摄政王盯上后 > 第69章 愧疚

第69章 愧疚

等了好一会,陶嬷嬷疾步走进殿内俯身在董太后耳边说了几句话。

虞妙蓁没有恐慌,亭子四周有帷幔,根本看不清里面发生的事,只能听见模糊的声音。

安王说的那些话,都是事实。

殿内安静了许久,董太后看向虞妙蓁,面容温和。

“昭宁,你今日先回去,改日还要多进宫来陪陪哀家。”

虞妙蓁自然不会讨嫌,她笑着点头。

“是,太后娘娘,我会经常来看您,您可不要嫌我烦。”

董太后最喜欢知礼懂事的姑娘,她最后拿出不少的赏赐,方才将人放走。

陶嬷嬷上前搀扶,嘴上劝着:“太后,您切莫多思多虑,您身体受不住。”

董太后今日也累了,被扶着去了内殿,倚在榻上,她的神色终于浮现出几丝难过。

“我怎么会不疼他,但我这心底有疙瘩,便生生错过了许多时光,是我对不住那孩子。”

陶嬷嬷叹了口气,她虽不是董太后的陪嫁丫鬟,但却是当年凤仪宫的第一批宫女。

从太后还是皇后的时候,便近身侍候着了。

沈氏皇族出情种,先帝和董太后鹣鲽情深,虽说当年先帝也有几个后妃,但两位皇子都是中宫所出。

本以为先帝便是难得的有情郎,万没想到生出的两个儿子有过之而无不及。

先太子沈容因着早产和当年的一件事导致身体不佳,但当今陛下身为弟弟却是文武双全。

如果两人出生的时间换一番,便没有那么多的麻烦了。

陶嬷嬷想到这里,便开口说:“不管如何,镇北王都是您的亲孙子。”

说起这个,董太后竟目中含泪,她心中总归是有怨言的。

“红颜祸水说的当是薛凝,我是真的喜欢那姑娘,但最后怎么会变成这般模样了?”

“我也知道事情不能全怪在她头上,但我生生没了一个儿子,这个坎我真的过不去。”

陶嬷嬷急忙上前替她擦了泪,小声说:“太后别再伤怀,您还有陛下还有镇北王。”

提起陛下,董太后更是伤心的不得了。

“他怎么能杀了自己的亲哥哥,那是他嫡亲的兄长!”

“还有让儿,他虽是我的孙儿,但他到底是谁的儿子!”

陶嬷嬷急忙上前为她顺气,心里也有着无限的感慨。

当年陛下回宫夺位,但那时太子夫妻已成婚半年有余。

虽说成亲当晚,先太子旧疾复发,两人未能圆房。

但就在陛下回宫夺位的前几日,东宫送来了带有痕迹的元帕且还有侍寝的记录。

因此,不出意外先太子和薛娘娘是圆过房的。

仅隔几日,薛娘娘就被陛下藏娇,何时怀的身孕谁都不知道,等镇北王出生了,太后才得了消息。

因此,镇北王究竟是谁的儿子,恐怕就连薛娘娘自己都说不清楚。

陶嬷嬷回想到这些往事,也觉得心绪复杂难辨。

“太后,镇北王他不容易,陛下对王爷的教导甚为苛刻,且王爷自幼去北疆,应是吃了不少的苦。”

“您应该往前看,如果觉得愧疚,便多疼王爷几分就是了。”

“您和王爷是嫡亲的祖孙,怎么会有隔阂。”

董太后生平最后悔的事有三件。

其一,当年没有当机立断劝着先帝改立太子。

其二,因着偏心体弱的长子,将薛凝许给了太子,引得兄弟自相残杀。

其三,因她心中有怨,忽视了沈让,不仅没有在幼时照料他,反而放之任之,没有尽到祖母的责任。

其实在沈让六岁的时候,董太后便派人前去北疆接过他。

但是建平帝得知此事后进行阻拦,且沈让也拒绝回京。

董太后想到此处当真是后悔,但她心底始终有一根刺。

只不过这根刺随着时间推移,渐渐就被消磨掉了。

她叹了口气,吩咐:“那孩子的脸也不知道伤的什么模样,都怪沈宴,为何要让他去北疆。”

“你一会亲自去看看他,给他送一些补品药膏,万不能再委屈了他。”

陶嬷嬷自然答应着,随后便说起安王:“太后,安王他...”

董太后脸色沉了下来,她目露失望。

“我当年见宴儿对薛凝入了魔,且容儿身子不好,这皇孙总要有人生。”

“当年我是逼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