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这些,张小天准备做晚饭了,中午吃了一顿大鱼大肉,张小天觉得不怎么饿,只是煮了一点粥,又打了两个荷包蛋,这顿晚饭,算是对付过去了。
在这个年代,晚上没什么娱乐活动,家家户户,也就早早的把灯熄了,还能节省一些费用。
张小天躺在被窝里,脑子里搜寻着原主的记忆,突然张小天坐了起来,因为在原主记忆中,父亲牺牲后,厂里领导曾经来家里慰问过。
不仅送来了吃的东西,还有一笔抚恤金,和一些粮票布票之类的东西,后来母亲也是怕院里的其他人惦记,就把这些钱和票,装到了一个盒子里,藏了起来。
张小天赶紧下床,循着记忆,找到藏东西的地方,这是这个房间的一个角落里,张小天撬开眼前的两块砖,果然,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小盒子。
把各子起出来,张小天把砖恢复原样,打开盒子,里面居然放着家里的粮本户口本,底下是钱和票,张小天仔细的点了一下,足足有五百块之多。
票据也不少,除了粮票布票以外还有肉票油票,反正这个时代能用到票多少都有点,遗憾的是没有自行车票手表票,不然张小天真想体验下,这个年代的自行车魅力。
看着这些东西,张小天心情不觉有些沉闷,本来这些都是原主父母留给他的东西,现在却被他捡了现成,张小天暗下决心,一定不会浪费这些钱和票,好好的保护这个家。
为了安全起见,张小天还是把这些东西,都放进了系统空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这个大院里可没什么好人,尤其是贾家三代,从贾张氏到贾东旭,再到小白眼狼棒梗,都不是省油的灯,尤其是这个小棒梗,更是得到了贾张氏的真传。
整理好一切,张小天再次钻进被窝,研究了一下系统,除了系统空间,系统商城,其他功能还没有开放。
张小天也不着急,出了系统,张小天扯了扯被子,然后就睡了。
第二天,天刚刚亮,张小天就起来了,准确的说是冻醒的,虽然屋里面有了炉子,但被打碎的玻璃,还没来得及换上,看来今天得找人换玻璃了,张小天心里想着。
吃过早饭,张小天就去找阎埠贵了,走到前院,正好遇到阎埠贵出门,看来是准备去学校了。
“三大爷,早啊,这是要去学校吗?”张小天朝着阎埠贵打了一声招呼。
“早啊,小天,今天要去学校上课。”阎埠贵回应道。
“你这一大早要去哪啊?”阎埠贵不解的问道,往常张小天不怎么出门,所以阎埠贵才有些疑问。
“哦,是这样的,三大爷,这不是家里的玻璃,被棒梗打碎了嘛,我寻思着这片你比较熟,所以来问问三大爷,哪里有换玻璃的。”
“嗯,棒梗却是被贾张氏带坏了,阎埠贵忍不住吐槽了一句,不过小天,你算是问对人了,在咱们隔壁那个院里,就有一个人专门维修门窗玻璃的,你可以去找他,那个人姓刘,你过去问一问,大家都知道。”
“那我在这里先谢谢三大爷了。”
“小天客气了,那你去吧,我还去学校了,要不然就迟到了。”说完阎埠贵就走了。
张小天一个人,溜溜哒哒出了四合院大门,来到隔壁大院,问清楚了修门窗玻璃的住哪,然后找到这个人,谈好了价钱,订好了时间,张小天这才满意的离开。
除了大院,张小天也没处可去,走在大街上,看着街道两旁的大标语,感受着这个年代特有的气息,张小天又去了一趟供销社,买了一些日用品,然后才回到四合院。
刚进四合院就听见,有人说话的声音,张小天仔细一听,原来是易中海贾张氏,他们被放出来了。
走进中院,路过贾家门口,正好看到,老虔婆贾张氏和他儿子贾东旭出来,贾张氏还在为了,赔偿给张小天一百块而不快,如今见到张小天从她家门口路过,手里又提了不少东西。
本来心情不好的贾张氏,就更不好了,嘴里念念叨叨,振振有词:“哎呀,没天理啊,我家这么困难,也不知道帮衬一下,没良心啊!”
知道贾张氏在说自己,张小天我没搭理她,贾东旭在一旁也没说话,但看他的表情,估计吃了张小天的心都有了。
正屋傻柱家,此时傻柱也出门了,今天该去轧钢厂上班了,出门看见张小天也没言语,不过从表情就看得出来,心里是不忿啊。
张小天懒得打理他们,没有停留直接朝着后院走去,途中还遇到了去上班的易中海,张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