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8月28日,农历七月十八,宜开业。
这一天,位于本岛永乐街上的精工国货公司正式开业。
精工国货公司位于街角,两侧的门头上,都挂上了大大的“精工国货公司”的牌匾。
牌匾下,是敞开的大门,大门里,整齐的货架上,摆放着各式五金工具、器件和小型机具。
在货架间,站着几名身着统一制服的伙计,这些伙计除了李小军、梁拉娣是余庆安带过来的,其它的4名都是在香江本地招收的,既会讲粤语,又会普通话的香江居民。
当然,这4人按香江这边的入职规矩,都得有铺保,也就是得有有体面的人做你的保人。
招收当地的员工,也是为了入乡随俗,一家公司,不可能都只用自己人,而不用当地人。
管理层可以是自己人,底层的员工就没有必要从内地带过来了。
李小军和梁拉娣负责店面管理,还要负责和大宗客商进行谈判,而文丽则负责收银,穿着统一的制服,站在收银台后,如花般娇艳。
精工国货公司员工身上的制服是余庆安统一设计的,和后世的那些火锅店里的中式员工制服差不多,但是在这个年代,却很有新鲜感。
门外的大街上,余庆安和梅格力两人,身着长袍,迎接着前来道贺的左邻右舍和业务伙伴。
精工国货公司要在这里立足,当然少不了左邻右舍的帮衬,这些天余庆安带着梅格力,提着礼物,一户户的都去拜访过,今天精工国货公司,那些邻居们当然要来凑个热闹。
至于业务伙伴,目前来说只能说是准业务伙伴,精工公司的目标客户。
这些天,余庆安到处打牌逛街那可不是只是为了休闲,也是带着目的性的。
余庆安打牌,并不只在一家麻雀学校打,而是在周边的麻雀学校轮着打。
打牌的时候,会和牌搭子聊一聊,熟悉了之后,介绍一下自己的职业,询问对方的职业。
有些人,就是余庆安刻意结交的,余庆安的耳朵好,在嘈杂的麻雀学校里,也能够听清大部分人的对话,根据某一个人的谈话,猜测出对方的身份后,就会找机会与其同桌博弈,然后从认识到熟悉,最终成为朋友。
酒肉朋友是朋友,雀场的朋友,当然也是朋友。
朋友分很多种类的,有忠友、信友、诤友、密友,当然也有损友、酒友、牌友、炮友。
余庆安是成年人了,当然不会只去结交那些所谓的好人做朋友,在他眼里,只要是对自己有用的,都可以做为朋友,哪怕他是坏人,比如眼前的这位。
“吕探长,大驾光临,蓬荜生辉呀!”余庆安双手抱拳,迎上一位带着两名小弟过来的中年男人。
那男人,是管着这一片的华人探长,在这个年月的香江,不结识一下这位地头蛇,那是分分钟可以让你关门大吉的。
这吕桥,也好打个牌,是余庆安在牌桌上认识的,一来二去的,也就熟悉了起来。
“余老板,恭喜新店开业,祝你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广进达三江。”吕桥抱拳回礼,示意跟在身后的捕快把花篮摆过去。
那捕快是穿着制服的,按香江那边的说法,那就是穿着军装的,等把花篮摆后,吕桥把其中一个介绍给余庆安。
“他叫吕桥,是管你们这边的,有什么事情你可以找他。”
那捕快虽然穿着制服,但是还是用中式的拱手礼,向余庆安贺喜道:“小弟吕格,恭贺余老板生意兴隆。”
余庆安知道,这吕格是那吕桥的同宗弟弟,专门介绍给自己,那意思是以后自己这边的业务往来就由吕格来负责了。
是的,余庆安和差馆是有业务往来的,每月余庆安要把份子钱通过吕格交给差馆,这是这个年月香江的特色,余庆安也不能幸免,他也不想幸免。
能花钱就能把事办好,那打打杀杀的干什么,和气才能生财嘛。
除了交给吕格的这白天走路的人,余庆安还有一份份子钱要交出去,那是交给走夜路的人的。
一阵锣鼓声传来,一头醒狮舞动着,向这边走来。
余庆安知道,那是这的走夜路的,来庆贺自己开店了。
这些走夜路的,也知道不能杀鸡取卵的道理,你开业的时候,他们还会来庆贺一下,然后和和气气的向你收分子钱。
和走昼路的一样,这份子钱都是有定数的,按照你店面的大小来收,只要你足额把钱交了,那么一切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