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季嘉良回来的时候,已经都是晚上了。
“成了!”季嘉良跟周梦凝和季嘉慧道:“再等两天,等兵团接马的人一到,咱们就走。”
好迅速!
第二天,周梦凝和季嘉良动身,去了季嘉慧插队的地方,取她的行李。
结果真是骑马走了一天都豪无人烟。
季嘉慧的行李实在是不多,就只有一床被褥,两包衣服,就完了。
临走的时候,季嘉良又给老家和部队还有农场各拍了一份电报。
告诉他们,季嘉慧被他们接走了。以后不用再往蒙省寄钱寄东西了。
“大姐,我背你。”季嘉良蹲下身子,对季嘉慧轻声道。
季嘉慧的手搭在季嘉良的肩上,一下一下的摩挲。
这个当年被她背在背上的孩子,已经能背她了吗?
季嘉慧的眼泪如同决堤的水,滚滚而下……
回去坐的是火车卧铺,不影响用药。
几天的时间,等到h县的时候,伤口已经结痂了。
“小周的医术真好。”季嘉慧很是意外,惊讶的赞叹道。
她以为这腿以后就是‘老烂腿’了,没想到这说好就好了。
“不疼了吧?”周梦凝问道。
“不疼了,一点儿也不疼了。”季嘉慧赶紧摇头,然后又道:“没想到你年纪不大,医术是真厉害啊。”
“医术嘛,见的病人多了,自然就懂得多了。老乡们敢叫我治,我这不攒了点经验吗?”周梦凝笑着谦虚道。
然后扶着季嘉慧起来,“马上就快到了,气温上估计大姐能习惯,都是冷的不行。”
从火车上下来,天已经开始黑了。三人在国营的饭店里吃了一碗面条,季嘉良又去林业局的招待所借了电话,给兵团打了个电话,叫派人明早去火车站接他。
然后这才带着周梦凝和季嘉慧回到车站。
等了不到半个小时,就有一辆货车,上了车,迷迷糊糊的睡一觉。
天亮了,也就到了。
兵团派了一个司务班的小伙子来接人,车上还有点菜蔬,想来是顺便采买的。
“把我们送到南山村就行。”季嘉良跟这小伙子道:“到了连里,麻烦你跟连长说,我这耽搁两天,安顿好了就去报到。”
那小伙子呵呵一笑,“连长也是这么说的,说是你这次给咱们连里立了大功了。给你放个假,等到了过了年,再去报到也行。”
那简直太好了,安排季嘉慧还是要花费时间的。
到了南山村,季嘉慧看着这简陋的屋子,觉得还好。
“这多暖和啊。”季嘉慧道。
这屋子五脏俱全,啥也不缺,比蒙省的帐篷可好了太多了。
晚饭是用白面和玉米面掺和了,蒸了一锅馒头,又把小鱼干拿出来,蒸了一碗。炒了个酸白菜,熬了一锅大碴子粥。
“舒坦。”季嘉慧笑着道。
“看来这一样插队,地方不一样,差别就是不一样。跟我同屋的姑娘,说她弟弟在s北插队,那里干旱少水。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就得跟着一村的老老小小出门讨饭去。”
“他们张不开嘴,还得人家乡亲把要来的分他们一份。那才是遭罪。”
季嘉良就对着季嘉慧笑道:“这里肯定饿不着您,您放心。”
第二天,季嘉良就跟张支书跑了一趟公社,季嘉慧的户口就算是落定了。
空间里还有好些红薯和玉米面,还有菜干什么的,周梦凝趁季嘉慧不注意都给拿出来给她放着。
然后又和村里人淘换了一些布,连这棉花一起交给张婶子,请张婶子给季嘉慧做身棉衣。
季嘉良的意思还是尽早的归队才好,兵团那边还没有收拾呢。
两人的铺盖,周梦凝没拿,“放着吧,大姐晚上也能用。我们要是想过来住两天,不也不用来回的搬了。”
季嘉良点点头,“兵团里有,大姐放心。”
季嘉慧这几天跟村里的知青也熟悉了,跟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也说的来。
她出门都七年了,跟人打交道还能学不会?
再说了,这村子里的人有个头疼脑热,肯定还是更相信周梦凝的医术。
大家常来常往,一天都能打几个来回,有什么不放心的。
丁萍出来送周梦凝,“你放心,晚上我过去跟她作伴去。”
说着,又压低声道:“何婷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