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孩子一阵哭声,屋里屋外的人都舒了口气。
许大娘给王东娘道喜,“恭喜恭喜,喜得金孙。”
王东娘看着孩子,眼角的褶子都带着笑意,“同喜,同喜,真是谢谢您和金大夫了,谢谢啊,谢谢啊。”
许大娘和金子晴忙道:“应该的。”
许大娘帮着把孩子洗净,拿着喜钱,开心地离开了。这是她迎接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又一个生命,她又积了福气,很开心。
气氛轻松下来金子晴才发觉脚更疼了,疼得她冷汗一下子就冒出来了。
金子晴看着王东媳妇要睡过去,忙叫着她:“先别睡,把药吃了再睡,你现在气血亏得厉害。”她喊王东把药端过来,看着他媳妇把药吃了睡着了,又看了看刚出生的小宝宝,就到东屋去跟他们算药费了。
金子晴看了看王东的家人,他父母,还有他哥哥嫂子,道:“王家嫂子福大命大,只是现在气血亏虚,得吃一段时间补气血的药,一会儿王大哥跟我回去拿药去吧。刚才为了救她用了人参,大家也都知道人参金贵。我也不跟你们多要,这片人参十块钱,草药两毛,一共十块两毛钱,一会儿王大哥拿药的时候给我带过去就行。”
王家别的人还都没有说话,王东嫂子眼角扫着金子晴,尖酸地说道:“你那什么人参能那么贵啊,一片就十块钱,你骗谁呢?真拿我们都当傻子吗,骗我们钱你也好意思的?”
王东娘瞪了她一眼,“不知道就别瞎说,金大夫拿出来的人参一闻就觉得精气神十足,肯定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别说十块钱,就是二十块钱也值。金大夫,你别跟她一般见识,就是个搅事的。看你这脚也伤得挺重的,一会儿让王东送你回去吧。”
对于金子晴拿出那么精贵的东西,救了她儿媳妇和大孙子她是万分的感激的,正听不得别人说她不是呢,王东嫂子就上赶着触他眉头,不被埋怨才怪呢。
王东他哥瞪了一眼媳妇,狠狠地说道:“不会说话就别说,没人拿你当哑巴。”
金子晴笑笑,“好,正好把药拿回来。”
金子晴心说,都说人老成精,王东娘就是一个老人精了,她肯定也心疼那钱的,但是为了不得罪她还是得把话圆回来。不然一家子生个病什么的都得去镇上看去,不仅花钱多,还得多费时间和力气。
王东又推着小推车,推着金子晴回去,金子晴坐上车,打趣道:“王大哥,这回你可得慢点啊,刚刚都把我吓死了,差点给我颠下去。”
王东也不着急了,慢慢地推着车,走得甚是平稳,憨厚地嘿嘿笑道:“刚刚不是着急吗?”
刚得了个儿子,还是王家第一个男孙,以后在爹娘面前肯定比大哥高一头的。花点钱算啥?
很快到了家,金建全和金子婷看到姐姐回来欢快地迎了出来,帮着姐姐拿着医药箱进了诊室。
很快把一摞的药包拿出来放到桌子上,“这是七天的药,一天一包,三碗水煎成一碗,饭后半小时服用。七天后我再去看看。补药比较贵,一包两毛,一共十一块七毛。”
王东从口袋里拿出刚刚老娘给他的十五块钱,刚好够付药费的。痛快地付了钱,拿着药,推着车走了。
金子晴见人走了,也不坚持了,坐到小床上,脱鞋把脚放到床上,才稍微的舒服点。
许久没有这么救人了,以前都是跟着小姐一起去救人,哪里有灾祸她们就去哪里,那真的是救人无数。
面对朴实的村民,她都有点犹豫,万一她以后上大学走了,那村民看病是不是就更加困难了。
她看着蔚蓝的天,竟忽然有些深深的担忧。
金子晴在家哪也去不了,就在屋里研究怎么让皮肤细嫩的方子,她需要把双手养好,好可以绣些绣品出来,等有时机肯定能卖出去。
这几年年景一年比一年好,老百姓手里都有一些余钱了,就会有精神需求,琴棋书画茶,估计也就会有需求了,等过个几年开个茶叶铺子,顺带卖点茶点,或者弄个成装铺子或者裁缝铺子都可以。
金子晴一边寻思一边在书上找能用的方子,家里的医书找不到就拿出空间里的书继续找,终于让她找到一个现实可行的方子,只需要把药调好,把手浸泡进去每天半个小时,一个月就能有一双细腻的手了。
她把方子抄下来,把书都收好,开始去药房配药去了。
正鼓捣着来了拿药的,是个村里的徐大爷,被两个儿子给抬来的,金子晴给把了脉,又问了病人情况,徐大爷有气无力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