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更像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妹妹。
“可就是因为她太聪明了,你们的外婆一直不管她,从小就是我用米汤养大的,跟我也最亲,每天晚上都要紧紧靠着我,就像只小猫似得,身子软软的,从来都不哭不闹人。”
她的脸上露出从没有过的温柔。
“被送走的那天,她没哭,轻轻叫我大姐,以后的很多天我不论在哪都能听见她在叫我,几天后跑回来,藏在草垛里不敢让你外婆看见,等我见到她的时候,已经饿得站不起来。”
说到这里她哽咽了,不能再让她说下去,越说越难过。
“妈,你别说了,我会帮你找小姨的,你放心,我一定想办法帮你找小姨。”
张卫东的话好像把关月玲叫醒了:“说什么傻话,我找了几十年都没找到,你到哪里找去?”
丢了几十年,三岁的孩子基本不可能活着,张卫东更多的是要安慰母亲,为她们解开心结,她和外婆母女俩互相不能原谅,两个人几十年都不幸福。
还没进村就看见队长站在路口,一见他回来就责怪说:“整天乱跑,多耽误事,快跟大爷去厂里看看。”
“去吧。”关月玲知道村里的肥皂厂有儿子的份。
原来是模具做出了几个样品,自己没把握,着急找他来看样品合不合格,张卫东拿手试了试,很光滑,模具还按照他的要求雕刻了花纹,和北洼肥皂厂字样。
品牌意识从开始起步时就要做起来。
见张卫东认可模具,队长高兴地说:“行了,你回去吧。”
愕然,过河拆桥说得就是你吧?
郁闷地回家,发现彩霞和姗姗准备好了肉馅、芝麻之类的东西,准备炸丸子,张琳不甘心地坐在灶火前烧火,边烧边嘟囔:“新衣服都烧坏了。”
关月玲说:“你不是不愿意换吗,烧烂就以后穿烂的,别想再做新衣服。”
张琳不敢顶嘴,关月玲对她可不像对待其他的姐弟几个,一个不顺心巴掌就会上去。
张卫东听见妹妹在屋里哭,大人都在准备年货,没人顾得上最小的,他忙走到里面去看。
丫头哭得鼻涕眼泪都出来了,见哥哥过来,眼泪巴巴的看他,张卫东拿手绢给她擦掉眼泪鼻涕,抱起来立刻不哭了。
敲了敲她的鼻子,妹妹居然笑起来,这么小就会骗人。
关月玲说:“别抱她,一岁的孩子不都在床上睡,就她娇贵。”
以前人要干活,孩子往往要睡到二岁才会抱,平常都是裹得紧紧地,扔在床上躺着,他家的丫头被人抱惯了,不愿意睡。
这可能才是家该有的样子吧,琐碎忙碌,但是一家人都在身边。
张暮秋风一样的跑进来说:“咚咚,快去看看你奶奶,让她别哭了。”
“啊,我奶怎么了?”
“你二舅老爷没了,大表哥报丧才走,你奶奶就昏倒了。”
关月玲惊讶地问:“什么时候的事,前几天不还好好的吗?”
“爱喝酒呗,喝醉了半夜自己回家,发现的时候人都冻硬了。”张暮秋说得没有什么感情。
心里只有酒的男人,别说照顾自己的外甥了,就是老婆孩子也整天扔在家不管,没有责任感,谁都不会喜欢。
关月玲说:“咚咚你去看你奶奶,姗姗你别忙了,快把你爸找回来。”
“大哥又不在家吗?”张暮秋不高兴地问,对张良川他的态度很复杂,既心疼又烦他。
“哼,他哪天着家了,喝完酒就出去跑,早晚死外面算了。”关月玲恨恨地骂,骂完马上又催着姗姗赶紧出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