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卿卿也在这个时候真正见到了端王正妃,和夏卿卿想象的不一样,端王妃气质优雅,长的端庄大气,是大姐姐那一类型的,
而且端王妃对她并没有什么敌意,在礼仪女官把夏卿卿引到端妃处参拜她的时候,竟然亲自把她搀扶起来。
“妹妹请起,以后都是一家人了。”端妃让旁边嬷嬷把端着的足金首饰赐给夏卿卿,温和的对夏卿卿说道。
宫妃参拜礼毕,礼仪女官引着夏卿卿去大明宫与端王汇合参拜官家。
大明宫,在礼官的指引下,端王和夏卿卿进行参拜大礼。
参拜完毕,等在一旁的小黄门,急忙上前对着官家耳语。
“官家,皇宫门口静坐了一群农夫,侍卫驱赶不走,司农寺官员已经去安抚了。”小黄门正说着,一个脸色黝黑的官员急匆匆的进来。
“启禀官家,皇宫外农夫静坐,是在等着向端王夫妻求粮种。”
“粮种?嗯,现在是耕种的时节。令文,你现在再卖粮种吗?”仁宗对农时是特别关注,这关乎于全天下百姓的口粮,百姓不在乎谁当皇帝,但是这个皇帝让百姓吃不起饭,那肯定是要换个能给百姓吃饭的皇帝的。
随着仁宗开口,殿上群臣看向赵令文、夏卿卿,依据宋礼,亲王成亲会有宰相带着百官恭贺,
仁宗现在只有两个儿子,成婚都重视无比,虽然是娶侧妃,但是这个侧妃有救驾之功,还是走了六礼的侧妃,可见皇家的重视。
端王一脸懵逼,“父皇,儿臣并没有做粮食生意,儿臣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夏卿卿小狐狸眼骨碌碌转,她心里大概有个谱,估计是买粮的农夫看见她的嫁妆了。
端王思索一会,也反应过来了,他小媳妇说嫁妆是种出来的,今天他还特意看了下,他小媳妇的嫁妆是八盆长势极好的植物。
端王转头看看夏卿卿,抓到夏卿卿正在偷瞄他,对他讨好的一笑。
瞬间端王就心领神会了,“父皇,儿臣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些农夫应该是看您儿媳夏妃的嫁妆。”
“哦?嫁妆?嫁妆里有粮种?”仁宗目光威严的看向夏卿卿。
夏卿卿尴尬一笑,“禀报父皇,儿臣喜爱侍弄花草,亲手栽种了五谷和其他几样粮食,长势颇好。”
殿上的大臣交头接耳,
仁宗好奇能让农人自发求取得粮种,示意让人把这八盆植物抬到殿上。
不一会儿,已经成熟的作物被陆续抬上殿。
这时黑脸的大司农马上走到栽种成熟的稻种的那盆作物旁边,激动的围着转圈看。
宰相寇准看不下去,太有失体面了,“包拯,别转了,在官家面前成何体统。”说着也离席走上来看。
“官家恕罪,微臣为农官多年,这一株稻子的产粮量的是普通稻子的三四倍。”包拯对着仁宗拱手。
“夏侧妃这真的是您种的吗?”包拯目光如电看像夏卿卿。
“是的。包大人。”夏卿卿小声答应。
端王立即站到夏卿卿身前遮挡包拯犀利的视线。
夏卿卿从小看包青天长大的,见到偶像了,有点激动。
“端王恕罪,微臣并无冒犯之意。如真是夏侧妃种的,请夏侧妃收我一拜!”
夏卿卿赶紧侧身躲过,“包大人您言重了。”
“官家,这稻种如果都是这株这样的长势,亩产千斤应该不在话下。”包拯对仁宗说。
听到这话的百官彻底炸锅了,他们可能没见过稻子,不知道长的好坏,但是这朝堂上的官员就没有不拥有土地的,有大部分官员是大地主出身。
不管是租给佃农,还是自家耕种,一亩地的产量最起码还是知道的,亩产千斤,这简直是神话。
朝堂上所有官员就像看金子一样看向稻子,这东西可比金子还值钱。
仁宗想到的就更多了,自他亲政以来的蝗灾、旱灾已经压的他快喘不过来气了,这里主要的问题就是粮食。
仁宗从御座上走下来,来到稻子旁边和几位大臣围看稻子。
“真能产这么多吗?!”仁宗颤抖着手抚摸着稻子,不知道是自言自语还是再问别人。
端王牵着夏卿卿走到仁宗身边,示意夏卿卿给官家解说,他媳妇真是个宝贝,给了他这么大一个惊喜。
“禀父皇,儿臣种的五谷每样都能亩产千斤。”夏卿卿介绍。
“荒谬,你一个女子从未种过田,敢承诺种出的五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