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盼儿听着张阿婆碎碎念了一番才明白过来,原来是因为这里的姑娘们都只涂正红色的口脂。
张阿婆这一批口脂里面有几个颜色不是正红色,自然遭到了老顾客们的嫌弃。
不过对于柳盼儿一个现代人来说来说,口红色号当然是越丰富越好。
见柳盼儿一个一个将那些口脂拿在手里仔细观摩,宋晏之便拿出几块碎银子来放到了摊子上。
“阿婆,这些全都要了。”
“晏之,你哪儿来的银子?”
“那些金条带着出门不太方便,你跟李厨子比试的时候,我请老朱帮忙去钱庄兑了些散银。”
柳盼儿忍不住朝他投去一个赞赏的目光,她之前都忽略了这回事儿,还好宋晏之有先见之明,否则的话,她估计拿着金条都花不出去。
“好嘞,公子真疼你娘子,我这就给你娘子全都包起来,这么多口脂,够你娘子用很久了,老婆子我这口脂,用的可都是花花草草做的,就算是天天抹,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张阿婆突然想到了什么,又神神秘秘地凑到了柳盼儿耳边。
“就算是你相公天天吃到嘴里,都不会有什么问题,姑娘且放心用便是。”
“额……”
柳盼儿没想到这张阿婆一把年纪,说出的话竟然这样直白。
她的脸颊蹭地一下就红了起来,一旁的宋晏之一脸不明所以地打量着她。
“你怎么了,是穿太多了吗?脸这么红。”
柳盼儿摇摇头,另一头,张阿婆脸上满是收不回去的笑意。
“给,姑娘,你的口脂,拿好了。”
柳盼儿接过来,脑海里突然蹦出来一个大胆的想法。
“阿婆,你先别急着走,我想跟你谈一桩生意。”
“谈生意?哎哟,我这老婆子哪里懂得那些,我只会做点胭脂水粉。”
“要的就是您这份手艺,阿婆,您做这些胭脂水粉,一个月能卖多少钱?”
“我在这镇上卖了几十年的胭脂水粉了,不是我老婆子跟你们吹牛,我这手艺,那绝对是独一份的,所以才有那么多姑娘只来我这儿买,我的东西不愁卖不出去,一个月,也能挣个二三十两银子吧。”
每月二三十两银子的进账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已经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了。
“阿婆,您跟我合作的话,我可以保证,您每个月赚到的银子,能比现在多十倍。”
“姑娘,你可别忽悠我这个老婆子了,一个月能挣几百两银子?那我还不得每天忙到连吃饭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我一把年纪了,可做不了那么多。”
张阿婆还以为,柳盼儿是要让她一个人每个月做出比现在多十倍的胭脂水粉出来。
她连连摇头,只当听柳盼儿讲了个玩笑话。
“姑娘,实话跟你说了吧,老婆子我也不想挣那么多钱,我一把年纪了还出来卖胭脂水粉,也只是不想让那些从小就买我东西的姑娘失望,至于钱嘛,够花就行了,死了也带不去棺材里,你们说是吧?”
没想到这张阿婆竟然活得这般通透,倒是让想用金钱打动阿婆的柳盼儿自觉有些狭隘了。
“阿婆,那您还收徒弟吗?就算以后您做不动了,还有徒弟能继续传承您的手艺。”
张阿婆不是没想过要把自己的手艺传承下去,奈何她家里,她那个好吃懒做的儿媳妇压根就不愿意跟她学。
可她又不愿意将这门手艺传给外人,虽然柳盼儿刚才的话说得让她有些心动,可柳盼儿终究还是个外人。
“姑娘,我不收徒弟,你要拜师学手艺的话,还是另求高明吧,好了,我还得去崇安寺烧香祈福呢,就不跟你们多说了。”
张阿婆已经将东西都收好放进了背篓里准备离开,柳盼儿见她的态度如此坚决,也只好放弃。
“你想跟张阿婆学着做胭脂水粉?”
“嗯,我觉得这是个赚钱的好路子,正好咱们现在手里有些本钱,我想做点儿小生意,让钱生出更多的钱来。”
“盼儿,你好像很想赚钱?”
“当然了,谁会不喜欢钱,有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起码不用担心带着两个孩子风餐露宿。”
“其实,我……”
宋晏之刚开口想说,其实他挺有钱的,宋家被抄家之前,家中库房里不少值钱的物件都被提前转移了出来,现在就放在他师父那里代为保管,只要他想要,随时回山上去取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