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我不是老狐狸 > 第14章 两千万

第14章 两千万

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周义经常会跟着去公司里、工厂里参观学习,达叔不停地教给他很多公司管理以及金融财务的知识,还会让他读一些文学、心理学、哲学、金融学、历史方面的著作。

二七,三七……,每隔七天,周义还会回去祭拜爷爷,直到满七七四十九天。

这段时间,他完全地抛开了学校里的书本,学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金融学管理学教给他如何让一个集体有序地运作,文哲史这些书籍则拓宽了他的视野、完善了他的认知。

比如,让他印象非常深刻的一点就是,要辩证地看待世界:

在学校里,教材告诉他们,资本是血腥的,但是他看的一本书却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资本:如果没有资本的介入,人们就会失去生产的动力,社会就会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

两种说法各有各的道理,人们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而已。

这段忙碌而温暖的经历,让周义暂时忘记了失恋和失去亲人的痛苦,让他更加明白,一个人必须要拥有成长型的思维,必须要不断地学习。

同时,让人感到高兴的是,哥哥的状态也越来越好,他后来甚至都走出了屋外。

很快,周义爷爷的末七要到了,周义打算祭拜完爷爷就回学校去继续上课,临行前一天,周爸周妈各自给他卡里打了一千万给他当生活费。

周义感到目瞪口呆,半天没缓过神来,有钱人就是朴实无华啊,钱在他们眼里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李家本来还想派两名仆人专门过去照顾他,但周义拒绝了,他是去读书的,不是去度假的,带个人在身边,他也觉得很不舒服。

身上带着两千万零花钱,周义在买头等舱机票时眼睛都没眨一下,要知道,在爷爷刚去世的时候,他买了人生的第一张机票,而且还心疼了好几天。

果然,有钱可以治愈一切自卑这句话不假。

当然,金钱并没有让周义迷失自我,从豪华的别墅回到老家破败的小木屋,周义感到很亲切,那是他生活了二十一年的地方,他不会忘本。

周义回来时特地买了些烟酒、拿了两千块钱去发小唐军伯伯家,委托他帮忙照看一下自家的小木屋,有时间开开门通一下风,人也进去转转,让房子有人气,别老得太快。

不同于上一次拒收周义的两千块钱,伯伯这一次选择收下了,他一直坚持两个原则:人无功不受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这两千块钱相对于周义的两千万不过是万分之一,但这并不是周义小气,而是这个数额在他的老家办这样的事刚刚好:金额太少,显得不真诚;金额太大,别人心理又有负担。

其实周义本来是想拿十万块钱的,但好在最后时刻他请教达叔拿这么多钱合不合适,达叔说在农村地区求人办事这个金额太大了,拿两千块钱就够了。

看着这次送礼如此圆满,周义不禁感慨人情世故真的是一门学问啊,同时也更加佩服起达叔来。

同时,他告诉村里,过一段时间,自己父母会请人过来把进村前的那几里黄土路修成水泥路,到时候大家出行会方便很多。

周义告诉村民们,自己父母做这一切是为了回馈大家这些年来对他的关照,虽然他们本人很忙来不了这里,但是他们真的很感谢大家。

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了周义很强的个人情感,如果当初这条路修好了,自己也许能够早几分钟回去,自己也许能见爷爷最后一面,也就不用那么遗憾了。

大家对周义一家人的好感呈直线飙升,大家都夸他们是有心之人,特别是村里那些上了年纪的人,对周义这个孩子喜欢得不得了。

在出发的前一个晚上,周义又给发小唐军转了三十万块钱,让他去大城市追逐自己的梦想,并且再三嘱咐他要对此事保密,不然就把他偷看小敏洗澡这件事情告诉大家。

唐军对这样的周义那是又爱又恨啊,感激涕零之余,也保证自己什么都不会说出去的。

俗话说得好,苟富贵,勿相忘,像唐军这种有情有义的朋友,周义也希望他过得很好。

出发的那个早上,周义站在门口的小路上,认真地给小木屋拍了几张照片,把那棵柿子树也拍了进去。

独在异乡的时候,每每想起小木屋和柿子树,总有一股暖流涌上周义心头,为他抚平浮躁和焦虑。

周义这一次是一个人回来的,他的打算是,让发小骑着摩托车载他去乡里搭大巴车,他在镇上的十字路口下车,然后转车去市里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