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只有考取了秀才功名之后,才能在私塾里面任教,那样以后陆煜城就是做个教书先生,总也比在地里劳作要好许多。
大概是漂亮的人总能让人格外疼惜一些,苏若觉得陆煜城这种斯文人,若是终身埋在地里面,也实在是可惜。
“读书可是很花钱的。”
陆煜城在炕边坐下来,煞有介事道,“你确定想要让我继续读书?”
苏若心有些没底,怯怯的问道。
“那要多少银子呀?”
他们村上就只有一个读书人,就是刘初。
刘娘子这些年为了供刘初,据说也是下了本钱。
刘家地多,如今竟也有些难以支撑,不然也不会把主意打到苏若和这偌大的家业身上。
苏若知道,这定是会费钱的。
但是刘家也支持刘初支持了将近五年的光景,她想来也能供陆煜城读个三年吧?
“随随便便一本书,都要一二两银子。另外纸笔也贵,那天去县城我留心观察过,如今一令纸就要一两银子。”陆煜城道。
一令纸是一千张,一两银子的价格也只能买普通的黄纸,便算一文钱一张。
一张纸并不大,毛笔写字又是占地方。
一个月光是纸笔,费用就不低了。
苏若按了按太阳穴,一腔雄心壮志有些寂灭。
“也就是说,随便买几本书,买一令纸,再买点儿笔墨砚台,就能把十两银子花出去?”
这可是堪堪一头牛的价格!
难怪都说寒门难出贵子,这也太贵了!
“是啊。”陆煜城看苏若露出失望,伸手摸摸她的头,安慰道,“阶级晋升本就不易。”
“若是让你十年寒窗苦读给比下去,人家几代经营还图的是什么?”
苏若蔫哒哒的,捧着钱匣子陷入了两难。
刚才可是她夸下海口,说要供陆煜城读书的。
如今面对这样高昂的价格,她确实心有动摇。
这不是一笔小数目,可能她这二十多两银子也只够供陆煜城读个两年到三年。
像是刘初那样读书五年,学无所成的人,一抓一大把。
这简直比养个小白脸儿还要费钱!
都是辛苦赚的钱,又怎么能不心疼?
只是……
苏若看着陆煜城温柔清俊的模样,咬了咬牙,把钱匣子往炕上一砸。
不就是白费这二十多两银子吗?
为了心爱的相公,便是打了水漂又如何?
万一相公是读书科考之才,错过了机会,这一辈子就只能埋没在地里了。
苏若下定决心,道,“虽说贵了一些,但是咱们家现有的积蓄总还能供你读上两年,便先读着吧。”
她也不想给陆煜城压力,没说什么一定要考上的话。
只是先读着,能读到什么时候算什么时候。
总之她有能力就供着,若是入不敷出,那也只能妥协现实。
“真的决定了?”陆煜城伸手过来,勾了勾她鬓角垂下的发丝。
“嗯。”苏若点头,一本正经道,“决定了,有时间咱们就去县城买书!”
陆煜城笑了起来,心中一股暖流划过。
读书科考这种事不是一日之功,他虽然有着现代知识的积累,但也不一定就能写好古代的锦绣文章。
如果苏若心疼银子,他也是完全能够理解的。
苏若如此大方为他着想,他也是高兴的。
有了苏若的支持,他也能少些顾虑,专心于对未来的规划。
陆煜城伸手拨弄了一下箱子里面的铜钱,哗啦作响的声音是苏若极爱听的。
“去冬我们村子遭了雪灾,大雪封山,压塌了不少房子。当时不光是我爹娘被埋在雪里面,许多人和东西也都被埋在雪里。”
“那时候有许多食不果腹的人,到处去搜刮,捡拾财物,以此度日。”
“我家里面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一些锅碗瓢盆儿什么的都被捡走了,因为村里面没有读书人,大多都不识货,所以那些书本倒是没被人弄走。”
陆煜城突然开口说起了家乡事,苏若有些懵懂,听到后面才听出关键来。
“那些书呢?”她急忙问道。
“那些书被我挖坑埋在了林中的一棵树下,我在树上做了标记,书箱里面笔墨纸砚什么的都有,都是我从前读书时用的。”